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问题.方法 自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0~89岁,平均66岁.8例患者采取面罩吸氧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护脑部细胞及组织,早期给予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结果 8例按Sevitt分型,暴发型1例,完全型2例,亚临床型5例.除1例暴发型死亡外,其余7例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均治愈.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早期及时发现,有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关键在于术中避免股骨髓内压的升高及症状出现后加强复苏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2髋)行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皮牵引固定,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1例均获随访,时间20~63(35.1±6.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轻度跛行。未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患侧肢体较术前延长2~5 cm。术后5个月,患者均可下床活动且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疼痛评分术前为15~25(18.5±3.5)分,术后为33~42(38.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9~18(15.4±2.3)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37~45(40.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髋活动度术前为65°~120°(81.5°±10.1°),术后为92°~135°(118.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头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彭昊  张娜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566-567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肾挫裂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8例单纯肾挫裂伤患者施行了肾动脉血管造影及出血动脉超选择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止血的治疗目的,同时保留了患侧肾脏,随访1年,无血尿发生.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在肾挫裂伤中的治疗疗效是可靠的、满意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胫腓骨严重多段骨折两种治疗方法 的疗效,探讨其手术相关问题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 优越性.方法 应用LISS钢板及解剖接骨钢板治疗胫腓骨严重多段骨折49例,按AO分型:解剖接骨钢板组1A3型8例,2C1型6例,2C2型8例,2C3型9例;LISS钢板组1A3型5例,2C1型4例,2C2型3例,2C3型6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LISS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解剖接骨钢板组有显著减少.结论 LISS钢板是治疗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明确手术适应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和重视对骨缺损的处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创伤引发的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而其后续发生的以股骨头缺血坏死为代表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创伤后股骨颈骨折具体的损伤及修复机制仍不甚明了,因此研究股骨颈骨折后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及临床上针对的治疗措施对预后产生的影响,可为预测股骨颈骨折患者未来的预后打好基础,并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提供思路。目前主要认为创伤后股骨颈血供不足和相关炎性重建反应是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作用机制,而作用于相关机制的因素则被认为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对于股骨颈骨折后续发生坏死相关影响因素的报道。学界主要认为受伤原因、Garden分型等骨折分型方式、内固定方式及复位质量等因素被认为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术前膝内外翻畸形程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74例(178膝)。依据术前患肢髋膝踝角度分为A组(膝内翻≤10°)、B组(10°<膝内翻≤20°)、C组(膝外翻≤10°)、D组(10°<膝外翻≤20°)。其中,男27例,女147例;年龄65 ~ 88岁,平均(72.8±6.2)岁。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术侧HKA角,术前1周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HSS、ROM、AKS评分、VAS评分、AOFAS评分。对以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17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5 ~ 66个月,平均(42.0±16.0)个月。各组术后1周时HKA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AKS功能和活动评分、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不同程度内/外翻的术前各项指标、术后HKA及优良率、AOFAS评分比较,内/外翻程度越严重,结果越差(P<0.05);术后HSS评分、ROM、AKS功能及活动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患者的术前HKA角与术前HSS评分、ROM、AKS活动及功能评分、VAS评分、AOFAS评分、术后AOFAS评分正相关(P<0.05),与术后HSS评分、ROM、AKS活动及功能评分、VAS评分无相关(P>0.05)。膝外翻患者的术前HKA角与术前HSS评分、ROM、AKS活动及功能评分、AOFAS评分、术后AOFAS评分负相关(P<0.05),与术后HSS评分、ROM、AKS活动及功能评分、VAS评分、术前VAS评分无相关(P>0.05)。结论 从中期随访来看,患者术前膝内、外翻畸形的严重程度对术后HKA对线优良率、术后踝关节功能、术前膝关节功能有显著影响,而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胃癌CT扫描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经胃镜活检、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早期胃癌1例,进展期胃癌53例。其中BorrmannⅠ型(蕈伞型癌)8例、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癌)10例、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癌)18例、BorrmannⅣ型(浸润型癌)17例,发现CT对其正确诊断、分期及大体分型与病理对照准确率可达90.2%。结论 CT对胃癌的诊断与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使用白藜芦醇对脊髓损伤早期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2004-06/09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将62只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据Allen's法制成中度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0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MPSS)100mg/kg;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损伤8,24及72h后白藜芦醇组脊髓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并与MPSS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与损伤组比较,Bcl-2表达在损伤后8h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白藜芦醇对损伤后的脊髓无干预作用,而24及72h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白藜芦醇能够增强Bcl-2表达,对(损伤后脊髓有明显作用;Bax表达在损伤后8及72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24h时最为显著(P<0.01),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Bax表达,对损伤后的脊髓有干预作用;白藜芦醇与MPS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即白藜芦醇对损伤后脊髓有相似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在脊髓损伤早期能够有效上调Bcl-2表达及下调Bax表达,对损伤后脊髓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小儿复发性腹痛病因复杂,腹痛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现对我院2003到2005年50例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原检测,以探讨在小儿复发性腹痛病因早期诊断的价值,现分析如下。1对象研究检测对象共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4到13岁不等,其中小于6岁14例,大于6岁36例。均以反复发作中上腹痛或脐周痛为主要表现,病程2月到3年不等。2方法研究检测对象全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HpIgG,试剂是由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提供,按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和阴性组,全部行电子胃镜检查,明确小儿复发性腹痛病因诊断提…  相似文献   
30.
背景:关于单平面和多平面截骨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已颇多,但两者间生物力学特点直接比较的实验结果不多。目的:探讨单平面截骨Dick钉固定和多平面截骨Luque棒固定治疗脊椎后凸的生物力学损伤特点。设计:随机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材料:12具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柱标本,年龄三四岁。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9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将12具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椎标本(T8~L5)随机分成完整组、单平面截骨Dick钉固定组(Dick组)和多平面截骨Luque棒固定组(Luque组),每组4具。以侧弯方式进行超生理负荷试验,损伤试验在Instron5500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上以10mm/min的速度匀速度加载,直至标本发生骨折或脱位而屈服。记录截荷值的变化并观察损伤模式,绘制损伤试验的载荷一位移曲线。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牛脊柱标本损伤性右侧弯试验截荷一位移曲线。结果:12具小牛脊柱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完整组标本在3600N的弯曲载荷下屈服,曲线形态缓和;单平面截骨Dick组在2800N时屈服,曲线亦较缓和;多平面截骨Luque组加载至7160N才屈服,抵抗力几乎直线下落至4000N以下,此后曲线平缓。结论:实验中多平面截骨Luque棒固定的最大抗屈服能力稍优于单平面截骨Dick钉固定组,但不足以构成临床应用中决定取舍的依据,两种术式术后脊柱稳定性坚强可靠,有利于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