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尿嘧啶/甲酸四氢叶酸(5-FU/CF)(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4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5-FU和奥沙利铂类药物一线化疗失败后行FOLFIRI方案治疗。CPT-11 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CF4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5-FU400 mg.m-2,静脉推注,随后5-FU2.4 g.m-2,静脉滴注46 h(泵入),第1天。每14天重复。分析其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1.9%,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7个月,总生存期(OS)为11.0个月。主要的Ⅲ/Ⅳ度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16.7%)、迟发性腹泻(9.5%)和恶心呕吐(7.2%)。结论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5-FU和奥沙利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是有效的,不良反应能控制。  相似文献   
12.
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它在DNA合成与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S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Ts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及功能,导致个体对癌症易感性的差异,甚至影响癌症患者对化疗的疗效及总体预后。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的临床特征、肿瘤细胞来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细胞来源等对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82例PG-DLBCL患者中,年龄18~80岁,中位年龄54岁,可追访72例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均分别为64.2%和59.3%.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国际预后指数(IPI)、B症状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血清LDH水平与临床分期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G-DLBCL发病以中年男性为主.IPI、B症状及β2-MG对预测患者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其中初诊时血清LDH水平与临床分期是本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化疗或术后放化疗组的疗效与化疗或放化疗组相比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区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规律,指导直肠癌辅助放疗的靶区勾画。方法回顾19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失败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对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盆腔局部复发部位分别为直肠系膜周围区47.6%、瘤床(吻合口)45.5%、骶前区23.6%、会阴区22%、前盆区17.8%及盆侧区4.2%;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为髂外血管周围淋巴结21.5%、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18.8%、髂内血管周围淋巴结9.9%、髂总血管周围淋巴结8.9%、直肠系膜周围淋巴结8.9%、骶前区淋巴结4.7%及腹股沟淋巴结4.7%。原发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6 cm者的会阴区转移率(33.0%)明显高于〉6 cm者(9.1%),P〈0.01;前者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率(6.8%)低于后者(33.0%),P〈0.01。Miles和Dixon术式仅在会阴区复发率上存在差异(34.2%和5.2%,P〈0.01)。结论瘤床(吻合口)、直肠系膜区、骶前区为直肠癌最主要的局部区域失败部位。当肿瘤下缘位于距肛门≤6 cm时或接受了Miles手术后,则必须将会阴区包括在放疗野内。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辐射是明确的危险因素,碘摄取量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多个信号传导通路中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是甲状腺癌分子致病机制的核心.另外,促甲状腺素、体重指数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1例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经顺铂联合亚胺培南治疗后出现中枢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等提出建议,结果患者中枢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感染被控制。认为肿瘤科临床药师要密切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把癌症造成的痛苦降到最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1例典型病例分析用药情况,分析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监护点。结果:对化疗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应及时停用或调整化疗药物,临床药师要及早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并及时干预。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与医护人员互补的药学专业知识,及时了解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染色质装配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CAF-1)的最大亚基p150(CHAF1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清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筛选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手术切除,并且全部经过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患者80例,取对应患者病灶边缘2cm处的正常肝组织80例及因外伤或肝内胆管结石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患者20例分别作为癌旁和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HAF1A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CHAF1A在这三组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CHAF1A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HAF1A在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癌组织(P<0.05)。CHAF1A在不同病理分化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有无伴门静脉癌栓肝脏组织中,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F1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血清HBsAg、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AF1A的表达可能影响肝癌组织分化和侵袭性。但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HBsAg状况、肝硬化及血清AFP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明确碘摄入量、富碘食物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PICOS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及WanFang Data,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关于碘摄入量、富碘食物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相关的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4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2和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软件将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9篇研究,共5 37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碘摄入量≥300微克/天、经常食用海鱼(≥3次/周 或≥12次/月)能够降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碘:OR=0.74, 95%CI: 0.60~0.92,P<0.05;海鱼:OR=0.69, 95%CI: 0.53~0.90, P<0.05)。未发现贝类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存在显著关系。结论 适当多摄入碘(≥300微克/天)或经常食用海鱼能够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可能是甲状腺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恶性肿瘤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患者中,128例(64.6%)为恶性肿瘤术后1个月内并肺栓塞;58例(29.3%)在肿瘤化、放疗期间或化、放疗结束后并肺栓塞;12例(6.1%)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恶性肿瘤。接受治疗的171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23例,无效3例,恶化(死亡)32例。结论恶性肿瘤并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己发生肺栓塞患者应尽快诊断,积极救治;对手术、化疗、放疗或疾病进展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及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