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及临床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肠癌组织(n=45)、腺瘤组织(n=16)及正常大肠黏膜(n=10)hTERT表达情况,并将hTERT表达情况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结果: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hTERT阳性率为77.8%,显著高于腺瘤组(2/16)和正常大肠黏膜组(0/10),有显著性差异(P<0.05).hTERT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呈高度相关性(r=5.2,P<0.05).大肠癌复发转移平均时间阳性组为34±5 mo,阴性组为20±6 mo,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TERT在大肠癌组织中有高表达,hTERT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2.
甲状腺微小癌预后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3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0年疾病相关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1.4%.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灶个数>1个、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与肿瘤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使肿瘤局部复发率增加2.5倍.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但总体预后良好.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张银龙  沙轲 《微创医学》2010,5(2):151-153
神经吻合方法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周围神经的修复关键是修复神经束本来的连续性,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是端端神经外膜吻合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大肠癌急诊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收治的经急诊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大肠癌45例病人,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5例病人均行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15.6%(7/45),肺部感染6.7%(3/45),术后死亡1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大肠癌急诊手术病人做好术前必要准备,选择合理术式完全可以取得较满意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1月共收治大肠癌急诊患者45例.现就其外科处理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6.
1994年 3月~ 1999年 12月 ,我院收治大肠癌伴糖尿病的患者 42例 ,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中男 2 0例 ,女 2 2例 ;年龄 35~ 80岁 ,平均 5 8.6岁 ,均为 II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7.84m mol/ L ,符合1985年 WHO的诊断标准。癌肿部位 :直肠 2 0例 ,乙状结肠 9例 ,升结肠 7例 ,降结肠 4例和横结肠 2例。术式 :Miles术 7例 ,Dixon术 10例 ,改良 Ba-con术 2例 ,右半结肠切除 8例 ,左半结肠切除 5例 ,乙状结肠切除 8例 ,乙状结肠造口 2例。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并发症 :切口感染 8例 ,骶前感染 2例 ,吻合…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全麻术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9和观察组58例,2组术前术后均给予常规预防感染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每次15~20 min,每天2次。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5天。记录治疗前后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38%,对照组74.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治疗前下降(P0.01);除发热外,观察组咳嗽、咯痰等主要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迅速改善全麻术后咳嗽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T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行功能性颈清扫PTC的术前CT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绝大多数淋巴结转移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6.8%),并且小的转移淋巴结CT不能发现而出现5例假阴性。47例患者CT检查灵敏度为86.5%(32/37),特异度90.0%(9/10)。[结论]对PTC初次手术应包括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初治时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cN0),但术前CT提示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支持行颈侧区淋巴结的选择性清扫。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为背阔肌复合组织瓣转位重建上肢运动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通过解剖16侧10%福尔马林液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背阔肌形态变化及其起点处与腰背肌的解剖结构关系。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 背阔肌起点处肌质薄,肌束分两大部分,肌束方向不一致,胸背神经分两支分别支配。背阔肌起点处与腰背肌表面的胸腰筋膜愈着紧密,此处胸腰筋膜腱膜增厚;背阔肌起点处与腰背肌之间有血管、神经自肌肉深面穿过,解剖位置恒定。  结论 背阔肌解剖形态特点及胸背神经支配特点是肌肉转位后前臂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背阔肌携带起点处的浅层腰背肌肉的背阔肌复合组织瓣可以增强转位术后前臂肌力,且无需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筛选帕博西尼胶囊处方。 方法 以帕博西尼胶囊的体外溶出曲线为考察指标,调节帕博西尼胶囊的填充剂比例、崩解剂用量及厂家、原料药粒度,确定帕博西尼胶囊最优处方。 结果 最终确定帕博西尼胶囊内容物:微晶纤维素 PH102/无水直压乳糖为1∶4,台湾永日化学的羧甲淀粉钠为6.00 %,原料药粒度D90为12.00~18.00 μm。单剂量处方:帕博西尼125.00 mg,无水直压乳糖231.20 mg,微晶纤维素PH102 57.80 mg,羧甲淀粉钠27.00 mg,二氧化硅4.50 mg,硬脂酸镁4.50 mg。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一致。 结论 筛选的帕博西尼胶囊处方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