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检测畸胎癌生长因子-1(CR-1)蛋白和CD34蛋白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R-1在BLBC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BLBC、40例非BLBC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R-1蛋白和CD3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LBC患者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年龄、病理组织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 CR-1蛋白在BLBC中表达率为70.00%(42/60),明显高于非BLBC的47.50%(19/40)和正常乳腺组织的20.00%(4/20)(均P<0.05),其表达与BLBC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MVD值及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R-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BLBC的血管生成及发生、发展过程有关.CR-1蛋白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检测S100A7蛋白和CD34蛋白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100A7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之间的关系,探讨S100A7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40例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100A7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St00A7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62.50%、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6,P〈0.05;X^2=17.107,P〈0.05;X^2=4.051,P〈0.05)。S100A7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MVD值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100A7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过程有关。S100A7促进血管的生成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朱秀梅  林静  张金库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1420-1420,F0003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包括多种分子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个体。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40余万女性死于该病。传统的乳腺癌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形态学表现分类,二是按激素受体表达与否及HER-2扩增情况分类。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3和Runx2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和Run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 (85/105)和69.52% (73/105),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11.43%(12/105)和8.57%(9/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097,P=0.000;x2=11.595,P=0.001).ATF3和Runx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x2=14.623,P=0.001;x2=24.891,P=0.000)、淋巴结转移(x2 =7.059,P=0.008;x2=6.358,P=0.012)及pTNM分期相关(x2=5.807,P=0.016;x2 =4.902,P=0.027),而与患者年龄(x2=0.274,P=0.601;x2=1.554,P=0.213)及肿瘤大小(x2=2.476,P=0.290;x2=5.261,P=0.072)无关.ATF3和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C =0.498,P=0.000).结论 ATF3和Runx2可能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而且ATF3和Runx2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二者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和支架蛋白1(IQGAP1)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dc42和IQGAP1在BLBC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BLBC、4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Non-BLBC)和3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dc42和IQGAP1的表达.[结果]Cdc42在BL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on-BLBC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 125),IQGAP1在BLBC和Non-BL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25);BLBC中Cdc4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IQGAP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并且两者在BLB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8,P<0.05).[结论]Cdc42和IQGAP1可能是促进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在BLB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上腹正中异位乳腺原发癌1例张金库,胡建勋,申晓江(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病理科河北071000)患者女,74岁。因腹部肿物半年余入院。查体:上腹正中皮下肿物,直径3cm,质硬,活动度小,有触痛。病变处皮肤呈"桔皮样"改变,中央内陷。临床诊断:上腹正中皮下...  相似文献   
97.
三联检查两步报告法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0例术中肿瘤标本以直接印片、刮片及超声处理快速石蜡切片三种方法进行诊断,分两步发出病理报告。第一步,细胞学诊断,区分良恶性,5分钟内完成;第二步,组织学诊断,准确分型,35分钟内完成。结果显示,术中诊断与普通石蜡切片符合率100%。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P2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宫颈锥切或全子宫切除的组织标本共140例,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6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80例,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CyclinA、CDK2和P21的表达。结果 CyclinA、CDK2和P21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76.3%和52.5%,显著高于HSIL组(51.7%、60.0%和33.3%)和正常宫颈组织(10.0%、10.0%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A和CDK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34,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Ⅱb~Ⅲ期中CyclinA、CDK2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93.3%、93.3%、66.7%)明显高于Ⅰ~Ⅱa期(68.0%、66.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A、CDK2和P21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子宫颈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管因素在子宫腺肌症发生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记录组织中FⅢ的表达,配对对比观察了子宫腺肌症原位和相应肌间异位子宫内膜、正常增殖期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异位宫内膜微血管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子宫腺肌症异位宫内膜平均微血管密度(个/×400倍视野)明显高于其相应原位宫内膜(分别为 7.45± 2.83和6.31±1.50,P<0.05)。2.正常增殖期宫内膜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症原位宫内膜(分别为7.79±1.74和6.31±1.50,P<0.05)。结论:子宫腔肌症异位宫内膜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其相应原位宫内膜,提示血管因素在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中选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 9% ,高于对照组的79. 5% , 相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 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所有患者半年时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比较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法,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能力,减轻患者疼痛,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