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的:探讨p53和bax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57例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non-BLBC),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53和bax的表达。结果:p53在BLBC、non-BLBC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7%(34/43)、52.63%(30/57)、5.00%(3/60),两两比较,P均<0.01;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93%(9/43)、45.61%(26/57)、76.67%(46/60),两两比较,P均<0.01。p53和bax在BLBC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p53与bax在BLB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8,P<0.01)。结论:BLBC组织中p53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两者异常表达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ANXA7)低表达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1)体外培养Hela细胞,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鉴定细胞膜联蛋白A7的表达,Western blot鉴定siRNA干扰对膜联蛋白A7表达的抑制效果;(2) MTT实验检测siRNA抑制膜联蛋白A7的表达后对Hela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3)激光共聚焦检测siRNA抑制膜联蛋白A7的表达后对Hela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 结果 (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Hela细胞内有膜联蛋白A7的表达。siRNA干扰效率的检测显示:siRNA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膜联蛋白A7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TT实验显示:siRNA干扰组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膜联蛋白A7的低表达可促进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及Polo样激酶1(PL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M1及PLK1蛋白在80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FOXM1及PL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8%(480/803)和27.90%(224/803),显著高于其在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9.8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11,χ~2=260.307,P=0.000)。FOXM1及PLK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无关,且二者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0.414,P<0.01)。结论 FOXM1及PLK-1可能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4.
抑郁症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存活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约1/3的人受到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这使其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合理预防及治疗卒中后抑郁需要对此疾病的病理生理因素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详细综述可为以后此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BLBCs)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VEGF在45例BLBCs、25例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s,non-BLBCs)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IF-1α、VEGF在BLBCs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non-BLBCs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BLBCs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直径、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并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P=0.028).结论 HIF-1α、VEGF在BLBCs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BLBCs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HIF-1α、VEGF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BLBCs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含噻唑烷-4-酮的糖类衍生小分子免疫调节剂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成年人分离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onA+免疫调节剂CH1a、CH2a、CH1b CH2b和匹多莫德(pidotimod)刺激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L-4和IFN-γ含量;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经ConA+免疫调节剂CH1a、CH2a、CH1b CH2b和pidotimod刺激,孵育72 h后收获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结果 所有样品均可促进T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剂CH1a、CH2a和pidotimod上调CD3、CD4、CD19和CD16CD56的表达并促进IL-2和IFN-γ分泌.免疫调节剂CH1b、CH2b上调CD3、CD4、CD19和CD16CD56的表达并促进IL-2和IL-4分泌.结论 免疫调节剂CH1a、CH2a和pidotimod有可能诱导Th0向Th1分化并可提高B细胞和NK细胞增殖活化水平.而CH1b、CH2b则有可能诱导Th0向Th2分化并提高B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58.
张征  孙哲  段彬彬  陈红  张金库 《山东医药》2012,52(39):65-67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Ⅸ)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结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份结肠腺癌组织(结肠癌组)、20份结肠管状腺瘤组织(腺瘤组)及20份正常结肠组织(正常组)中CAⅨ和Galectin-3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各组CAⅨ和Galectin-3均有表达,结肠癌组CAⅨ和Galectin-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腺瘤组(P均<0.05);Galectin-3、CAⅨ阳性表达与结肠腺癌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结肠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关系。结论 CAⅨ、Galec-tin-3在结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是结肠腺癌发展的相关因子;CAⅨ、Galectin-3表达可作为预测结肠腺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9.
1 病例资料女,4 2岁。主因左腋下肿物1月余就诊。查体:肿物位于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直径2cm ,活动不明显,质硬。全身其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左腋下副乳腺”,行单纯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直径1 5cm ,似有部分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质地较细腻。镜下为弥漫分布的小细胞,胞浆少,浅红色,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细小,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大部分为圆形,小部分为梭形,呈大片块状,间以薄层纤维间隔,较宽间隔区域胶原化。肿瘤部分呈膨胀性生长,部分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包膜。肿瘤边缘为副乳腺组织,部分副乳小叶成分在肿物包膜上,被轻微挤…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SETDB1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亚细胞定位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61例胃癌和161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SETDB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胃癌组织中SETDB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质伴细胞核,77例在细胞质阳性表达,其中45例伴有细胞核表达;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ETDB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SETDB1的细胞质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SETDB1的细胞核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p TNM分期相关(P0.05),与其他病理特征无关。生存和预后分析结果显示:SETDB1细胞核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低于SETDB1阴性表达组(P0.05),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和SETDB1细胞核阳性表达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只有pTN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细胞核中的SETDB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其高表达可能和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