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HPLC法研究了番茄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色谱分离条件为流动相采用V(乙腈)V(甲醇)V(二氯甲烷)=7∶7∶2的体系、检测波长472nm,在此条件下可以很好地分离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10min和13~14min.保留时间和样品的重复性试验表明,变异系数均低于5%,回收率范围在98%~101%之间.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治疗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初治的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化疗,同时对于初始肿瘤最大径≥5 cm及化疗后有肿瘤病灶残留的患者给予放疗.结果: 22例患者中有16例获得完全缓解,5例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5.5%.在各项临床因素中,国际预后评分对能否获得完全缓解有显著影响(P = 0.011).所有患者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均为95.5%,1、2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7%、53.1%和53.1%,1、2和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9%、76.4%和76.4%.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国际预后评分以及能否获得完全缓解对无进展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其中3例(13.6%)患者出现Ⅲ度药物性肺损伤.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治疗初治的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水剂阿霉素与粉剂阿霉素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在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采用统一方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其中治疗组20例患者用水剂阿霉素,对照组20例患者用粉剂阿霉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80%,本研究表明二者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无差异。结论:水剂阿霉素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4.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二例郑文张运涛卫燕林雪南勇威本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L-As-paraginase)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可发生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L-ASP引起高血糖症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65.
66.
每晚服用一个灵活剂量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抑制剂西地那非(25、50、100mg),或伐地那非(5、10、25mg),连续服用1年,分析夜间阴茎勃起及坚挺次数(nptr,rigiscan)的结果,检验PDE5抑制剂是否可以改善轻中度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男子的自发性勃起功能。MathersMJ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将每晚服用西地那非的患者与基于每日固定剂量的西地那非25mg或伐地那非5mg的患者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确诊的30例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其中17例接受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方案治疗,13例接受R-FC(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的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5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中达完全缓解者26例(86.7%),部分缓解者1例(3.3%),总有效率为90.0%。在各项临床因素中,只有Ki-67表达阳性率对完全缓解有明显影响(P=0.031)。全部30例患者的1、2、3和4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85%、85%和63%。单因素分析发现,国际预后指数评分、Ki-67阳性率、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能否获得完全缓解对无进展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有51.0%的化疗周期发生白细胞计数下降,10.5%的化疗周期发生血小板减少,33.0%的化疗周期发生胃肠反应。全组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生率为30.0%,其中R-FC组的带状疱疹发生率为46.2%,FC组的带状疱疹发生率为17.6%。结论:氟达拉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临床缓解率较高,无病生存时间较长,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9.
本研究探讨自体调节性T细胞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EL4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选获得C57BL/6小鼠CD4+CD25+T细胞(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所得的细胞纯度及Foxp3的表达水平,PT-PCR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3H-TdR掺入法检测分选的Treg细胞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EL4的体外抑制作用,ELISA方法检测抑制实验中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MACS分选获得CD4+CD25+T细胞纯度达94.52%,Foxp3表达比例为84.72%;分选后的细胞用PT-PCR法可检测到Foxp3mRNA的表达;3H-TdR掺入法证实无论有无抗原呈递细胞(APC)或树突状细胞(DC)存在,自体Treg细胞在体外都能明显抑制EL4细胞的增殖(p0.05),APC或DC有可能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且单纯DC对EL4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实验中可检测到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结论:自体Treg细胞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淋巴瘤细胞系EL4细胞的增殖,APC或DC可能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且单纯DC对EL4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是Treg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认识囊性肾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囊性肾癌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囊性肾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常规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6%;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为81%;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囊性肾癌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常规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增强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囊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