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广宇  张跃伟 《医学综述》2014,(16):2933-2935
近年来对CD13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氨基肽酶N(APN)通过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等自身特性,对恶性肿瘤的转移与侵袭起到了促进作用,并对新生血管生成、抗原呈递、免疫应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起到了负面作用。CD13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亦可能成为肿瘤形成与进展的条件。通过对APN的抑制有助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恶性肿瘤的识别,同时抑制恶性肿瘤的转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82.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企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递增,中职学校为适应市场和企业对口腔修复工艺技能人才的需求,应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从而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口腔修复工艺人才。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治疗肝癌并发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11例肝癌并发肾上腺转移瘤(15个病灶)患者,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碘化油表阿霉素乳剂治疗.肿瘤位于右侧肾上腺4例,左侧肾上腺3例,双侧肾上腺4例.肿瘤大小为3.3 ~11cm,平均直径6.6cm,其中11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5cm,4个病灶肿瘤直径大于5cm.结果 对单个转移瘤治疗平均2.8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按照RE-CIST评价标准,在直径小于5cm的11个肿瘤,获得部分应答、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分别为7个、3个和1个;在直径大于5cm的4个病灶中,则分别为1个、2个和1个;15个病灶客观有效率为53.3%.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碘化油表阿霉素乳剂治疗肝癌并发肾上腺转移瘤是微创、安全、有效和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4.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脾亢的主要方式是脾切除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脾切除治疗脾亢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脾亢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于脾切除,部分脾动脉栓塞通过栓塞脾动脉分支使部分脾实质梗死,能够达到与部分脾切除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保留脾脏及脾脏自身功能。虽然PSE是治疗脾亢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PSE对肝纤维化、免疫及肝再生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文总结了脾亢发生的常见病因、PSE治疗脾亢机制、不同栓塞方法和材料的治疗效果,以及PSE对肝纤维化、免疫及肝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脾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前后血浆和脑脊液(CSF)中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与此方法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建立兔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分别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和第7天进行血管内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和CSF中ET-1含量变化。结果:两组动物中血管内治疗后24小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改善组(有效组)血浆和CSF中ET-1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无改善组(无效组)治疗前后ET-1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通过兔椎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有效的,治疗前后血浆和CSF中ET-1含量变化与该方法疗效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究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 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 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研究组采用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状态、血清氧 化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 两组治疗3个月后皮肤状态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 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MAD、TYR水平均低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抑制血清氧化水平升高,改善患者的皮肤 状况,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巨块型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用明胶海绵微粒(直径150~350μm和350~560μm)联合化疗药物(吡柔比星,THP)悬浮液化疗栓塞直径>10cm的巨块型肝癌。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肿瘤大小改变及并发症。结果12例肝癌患者TACE术后3天CT见瘤体密度显著降低,大部分瘤体呈蜂窝状坏死,1例应用直径150~350μmGPS栓塞瘤体完全液化坏死。术后1个月9例病人瘤体显著缩小,2例稳定,1例肿瘤增大。结论明胶海绵微粒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可以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在肝癌TACE治疗中联合应用SyngoDynaCT及Inspace3D图像重建技术与DSA的价值。方法收集38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95例,转移性肝癌85例,均接受常规及旋转DSA,其中35例常规DSA示肿瘤血管重叠者接受DynaCT断层成像。结果295例原发性肝癌造影均显示为动脉供血,其中270例仅见肝固有动脉供血,25例可见其他变异动脉参与供血。35例接受DynaCT断层扫描,Inspace3D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分支及走行。结论联合应用DynaCT断层成像及Inspace3D重建技术与DSA能够提高对肝癌小病灶及边缘性病灶的检出率,清晰显示纡曲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小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 蛋白激酶B(PKB)通路mRNA 表达的影响及生 物学意义。方法 将小鼠分成对照组、辐射组及干预组。采用6 Gy 60Coγ 射线全身辐射,在第1、7 及14 天 分批处死小鼠观察病理改变。qRT-PCR 检测不同时间点对照组、辐射组及干预组VEGF、bFGF 和PI3K/ PKB 通路mRNA 相对表达量。结果 辐射后小肠黏膜下层微血管损伤明显。辐射组辐射后第1 天小鼠小肠 组织中VEGF、bFGF 和PI3K/PKB 通路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第7 天各mRNA 均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对照组(P <0.05),第14 天VEGF、bFGF mRNA 相对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P <0.05);而PI3K、 PKB mRNA 相对表达量降至对照组水平(P >0.05)。干预组辐射后第1 天各mRNA 均升高(P <0.05),第7 和14 天各mRNA 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与辐射组各基因不同时 间点的mRNA 相对表达量有差异,干预组mRNA 相对表达量较低,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氨 磷汀能下调急性放射性肠炎早期VEGF、bFGF 和PI3K/PKB 通路mRNA 的相对表达量,对辐射后微血管损 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16例,共20个椎体,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2例。未出现新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结论]PVP可以缓解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引起的疼痛,防止复发,增加椎体的稳定性,预防压缩性骨折,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