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体内外实验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细胞三维培养及电镜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建立恶性黑色素瘤B16移植瘤动物模型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LiBr的三维培养模型,研究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人体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血管生成拟态的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动物实验证实恶性黑色素移植瘤模型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结果表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存在肿瘤细胞自身变形并与胶原蛋白粘附、肿瘤细胞彼此围成通道结构的现象,电镜观察证实了血管生成拟态的存在及其结构.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管生成拟态结构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82.
血管生成拟态和血管生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是近两年来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肿瘤内血管生成模式。其特点为: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基质重塑产生血管样通道,通道内无内皮细胞衬覆,通道外基底膜PAS染色为阳性。该血管样通道生成机制、管壁结构等都与传统的肿瘤内血管生成不一样,因此通过血管生成拟态构建的血管样通道有可能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3.
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蛋白组织微阵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c鄄erbB2、p53和cyclin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这些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例10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c鄄erbB2、p53和cyclinE免疫组化染色,根据染色指数对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这些指标间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00例乳腺癌标本中,转移灶c鄄erbB2、p53和cyclinE的表达均高于原发灶肿瘤组织的表达(P<0.05)。这三者之间染色指数,统计学分析显示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c鄄erbB2、p53和cyclinE与患者之间的预后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结论]c鄄erbB2、p53和cyclinE相关基因在调控乳腺癌转移上具有协同作用,c鄄erbB2、p53和cyclinE蛋白增加,促进了肿瘤的转移和浸润。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能够通过调节Akt/mTOR通路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8只)。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小鼠接受9.0 Gy剂量的6MV-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给药组小鼠在照射前3 d至照射后3 d每日腹腔注射白藜芦醇(50 mg·kg~(-1)·d~(-1)),对照组、单纯照射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3.5 d获取小肠组织并制作石蜡块后切片,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组织学分析;行Western blot试验检测p-Akt/Akt、p-S6RP/S6RP、LC3-Ⅱ、Beclin-1表达。采用ANOVA方差分析进行3组间比较。结果照射给药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小肠横断面隐窝数、单个小肠隐窝细胞总数、隐窝细胞Ki67阳性率均高于照射组(均P0.05);照射给药组较照射组小肠组织p-Akt/Akt、p-S6RP/S6RP蛋白表达下降(均P0.001),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01)。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促进受辐射小鼠小肠隐窝细胞自噬从而改善辐射诱导小肠损伤。  相似文献   
85.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人体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动物实验及电镜观察研究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的形态结构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具有VM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进行PAS和CD31重复染色,观察VM的形态结构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构建恶性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将活性炭注入小鼠循环系统内观察VM的结构,同时使用电镜技术观察VM的超微结构.结果:PAS阳性而CD31阴性的VM在肿瘤组织中呈片状分布,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和马赛克血管共同维持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动物实验和电镜观察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VM的存在.结论:以活性炭作为示踪剂研究B16动物移植瘤组织内VM,表明VM与机体血循环相连通,是肿瘤组织内的功能性微循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血液供应模式,VM存在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可以通过VM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TA2小鼠正常乳腺、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FGF-1和FGFRl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FGF-1及其受体FGFR1在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正常TA2成年雌鼠的乳腺组织和TA2自发性乳腺癌雌鼠未成瘤的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正常雌鼠乳腺经苏木素-伊红染色证实不存在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组织为正常乳腺组,共12例,TA2自发性乳腺癌雌鼠的未成瘤乳腺经苏木素-伊红染色证实为不典型增生组织为癌前病变组,发瘤小鼠的瘤组织经苏木素-伊红染色证实为乳腺癌的归为乳腺癌组,各17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乳腺组织中FGF-1、PCNA、cyclin DI的表达量,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各组织中FGF-1 mRNA和FGFRl mRNA的表达量.结果:FGF-1 mRNA和FGF-1蛋白在TA2自发性乳腺癌小鼠的癌前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P均<0.05),而癌前病变组与乳腺癌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 mRNA在TA2自发性乳腺癌小鼠的癌前痛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P均<0.05),同时FGFR!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乳腺癌组织(P=0.046);PCNA蛋白和cyclinDl蛋白在癌前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也均高于正常乳腺(P均<0.05),此外,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01).结论:FGF-1和FGFR1可能参与了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其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87.
背景与目的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提高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是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探讨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调节直肠癌细胞SW1463辐射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完全培养基中对数生长期的SW1463细胞分为3组,分别进行无照射(对照组)、2 G...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在常规H -E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出免疫标记阳性的大肠癌与乳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大肠癌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30 3个 ,分别使用常规H -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观察两种方法在检测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区别。结果 :H -E染色中共有 35个淋巴结发生微转移 ,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共有 5 4个淋巴结转移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结论 :对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和乳腺癌有必要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微转移 ,以便更准确确定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 ,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9.
肝细胞肝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并进一步闸述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9例手术切除并死于HCC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与CD31双重染色以及CD105、CD31、Hepatocyt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CC中是否存在VM。结果12.12%(12/99)的患者HCC具有VM。Edmondson分级Ⅰ~Ⅱ级HCC中VM阳性率(2.5%)低于Ⅲ~Ⅳ级HCC中VM阳性率(18.64%)(x^2=4.416,P〈0.05);VM组的国际癌症病期分期与无VM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M组更易于发生远处转移(x^2=8.873,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VM阳性组的生存率低于VM阴性组(P〈0.01)。结论HCC中存在VM,恶性度越高HCC形成拟态的能力越强。具有VM的HCC易发生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不同微环境对黑色素瘤局部循环模式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皮下组和眼内组,每组30只,将B1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到鼠鼷部皮下与视网膜下腔,接种后14 d取材,检测移植瘤扩散与转移情况及瘤组织局部微循环模式,计数并比较血管生成拟态(MV)、马赛克血管(VM)、内皮依赖性血管(E);检查肿瘤组织的扩散及转移情况.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2(EphA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进一步分析移植瘤中VM与EphA2、MMP-2及MMP-9 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利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眼内组与皮下组肿瘤组织各指标的差别,组内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Pearson方法分析.结果 黑色素瘤眼内与皮下移植瘤中3种微循环模式共存,并且眼内组VM较皮下组增多,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4.188,P=0.000),而MV和E在皮下移植瘤中高于眼内移植瘤,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73,1.805;P=0.146,0.076).眼内组EphA2、MMP-2和MMP-9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高于皮下组(t=3.642,8.109,9.357.;P=0.002,0.001,0.001).在EphA2表达增高的同时VM也相应增多,二者呈正相关(r=0.412,P=0.021);VM增多与MMP-2和MMP-9表达增加也存在一定关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内移植瘤中发现眶内扩散5例,肺转移6例.结论 微环境变化可使黑色素瘤的微循环模式发生改变,眼内移植瘤细胞可通过增加EphA2、MMP-2和MMP-9表达使VM形成增加,使VM成为眼内移植瘤主要供血模式,从而使肿瘤更具有侵袭性.(中华眼科杂志,2009,45:641-6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