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8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1份甲状腺非癌组织进行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34例检测到14—3—3σ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0.8%;21例甲状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10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6%。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甲状腺癌症组和非癌症组间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14—3—3σ基因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对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增殖的影响,以探讨抗肝纤维化新药物剂型.方法 体外培养人HSCs,分组:HSCs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和对应浓度的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组,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Giemsa染色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用计算机图文分析各组细胞占每视野的面积百分比(C%).结果 MTT法显示,复方甘草甜素及其脂质体作用于HSCs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脂质体对照组和HSCs对照组,抑制率的递增呈浓度依赖性;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组高于复方甘草甜素对照组(P<0.05),HSCs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Giemsa染色镜下观察各组细胞数及计算机图文分析结果与MTT结果一致.结论 复方甘草甜素脂质体较复方甘草甜素对HSCs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单纯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HSCs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采用免疫缺陷小鼠为受体的睾丸组织移植技术,探索小于3月龄的人类胎儿未成熟睾丸组织在异种异位生长发育的可行性,为睾丸移植技术用于人类生精机制研究提供更为易行的供体来源。 方法 将9例10~13周流产胎儿的睾丸组织分别移植到6只雄性去势免疫缺陷小鼠背部皮下,根据移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受体的健康状况于不同时间取出移植物。通过对睾丸组织移植前后的组织学观察,对人类未成熟睾丸组织在异种异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3个月左右的胎儿睾丸约为5~7mg,移植后取出的最大移植物重量为84.1mg。9例未成熟睾丸组织移植后观察到有6例在受体中继续生长发育,其中的生精小管直径由移植时的(44.26±3.14)μm发育成为(77.69±7.47)μm。小管中无规则分布的原始生殖细胞和原始支持细胞开始向基底膜部位迁移,其中部分原始生殖细胞已定位于基底膜处,并具有精原细胞的特征;支持细胞也由幼稚状态发育为具有丰富胞质的成熟型细胞,有序排列在精原细胞周围,形成壁龛样结构。 结论 将较易获得的早期流产胎儿睾丸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后,睾丸组织可继续生长发育,因此可作为人类睾丸组织生长发育研究的供体组织。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对48份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1份甲状腺非癌组织进行14-3-3σ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34例检测到14-3-3σ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0.8%;21例甲状腺非癌组织中检测到10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7.6%。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甲状腺癌症组和非癌症组间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14-3-3σ基因甲基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H19基因的表达和印迹状态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2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进行H19基因的表达和印迹状态检测。结果:75%(15/20)乳腺癌标本有H19表达增加,H19表达量在乳腺癌组和乳腺非癌组中差异有显著性(t=3.217,P<0.01)。30例乳腺非癌组没有发现印迹丢失,20例乳腺癌组检测出3例印迹丢失,印迹丢失率为15%。结论:H19在乳腺癌中是致癌基因,其表达量增加和印迹丢失可能作为独立的因素在乳腺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构建能够在鼻咽癌细胞株中高效表达人Notchl信号胞内段(NIC)的荧光质粒。方法:通过RT—PCR获得人NIC的cDNA;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插入到pEGFP—N1中;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后,经荧光显微镜、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NIC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方法得到一条2424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酶切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48h后,检测到绿色荧光表达,RT~PCR和Westernblot的结果显示NIC的表达量升高。结论:正确构建了人NIC荧光表达质粒。该质粒能够在鼻咽癌细胞株中高效表达,为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鼻咽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采用睾丸组织移植模型,探讨通过简单易行的冷冻保存程序保存未成熟睾丸组织,并使冷冻后的组织恢复生精过程的可能性,为该动物模型应用在保存雄性生殖细胞、帮助癌症患者保存生殖能力以及保存濒危物种等方面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DMEM培养基加入二甲基亚砜配制冷冻保存液,将新生1~2d昆明小鼠睾丸组织按分步冷冻的方法进行冷冻,最终放入-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起来。2周后取出冻存的睾丸组织,移植到雄性去势免疫缺陷小鼠背部皮下,分别于移植后4周、5周和8周取材,制作HE染色切片,观察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结构和生精细胞的组成,并与新鲜移植的睾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实验中的冷冻程序保存的新生小鼠睾丸组织,在冷冻保存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其表现与新鲜睾丸组织移植相同,其中末成熟的生精细胞可以在受体中继续生长发育,并完成整个生精过程,发育成为精子。结论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睾丸组织冷冻保存方法具有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场合中生精细胞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38.
Notch1胞内段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1胞内段(NIC)在非角化性鼻咽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鼻咽癌标本及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株进行检测。结果 RT-PCR检测显示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NIC基因均有表达,但分化程度高的CNE1细胞株表达最明显;同期进行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之相似;对鼻咽癌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NIC的表达高于鼻咽慢性黏膜炎症组织(P=0.005),而且NIC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另外,在未分化型鼻咽癌中,癌巢内几乎无阳性表达,淋巴细胞阳性表达多;而在分化型鼻咽癌中癌细胞阳性表达明显,可见于胞膜、胞质及胞核。结论 Notch信号系统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其中Notch1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9.
小鼠原始生精细胞裸鼠皮下移植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作睾丸组织异体异位移植动物模型,并观察原始生精细胞在异体异位继续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将鼠龄为1~2d昆明小鼠睾丸组织移植至去势裸鼠背部(n=29),于移植后30~110d取出移植物,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表观形状以及各级生精细胞、生精上皮发育的期相情况。结果术后29只受鼠全部存活,在其背部均观察到移植物的生长,移植物直径由移植前的(0.73±0.05)mm增加到(6.75±0.73)mm,湿重由移植前(5.67±0.72)mg增加到(113.12±78.23)mg,受鼠皮肤血管已广泛深入到移植物内;光镜下可见移植物中生精小管结构清晰,移植物与受鼠皮肤之间建立了紧密连接,移植物中含有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在过碘酸Schiff(PAS)染色的移植物标本可见整个精子发生周期(从StageⅠ到StageⅫ)各阶段的生精细胞。结论新生小鼠睾丸组织移植到去势裸鼠背部能够继续生长、发育,可作为研究生精细胞增殖发育规律和精子发生调控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0.
小鼠精原细胞体外分化为精子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辅以外源生殖激素混合培养的小鼠睾丸细胞中,精原细胞向精子细胞的转化。方法采用7~8 d龄小鼠睾丸组织,以组合酶消化法制备睾丸细胞,在含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和睾酮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用分子生物学和流式细胞技术对生长各阶段细胞进行分析。结果培养5 d即可观察到形态与大小类似于圆形精子细胞,7 d后可见带有鞭毛与变形的精子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显示,培养前细胞的睾丸特异蛋白激酶(TESK1)与鱼精蛋白2(Prm2)mRNA表达阴性,培养9与17 d细胞TESK1与Prm2 mRNA表达均阳性;DNA倍体分析显示,培养5 d细胞有单倍体峰出现,并随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加。结论在体外混合培养的小鼠睾丸细胞中加入外源生殖激素可以使精原细胞转化为精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