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31.
驻京部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4月19日至6月7日,驻京部队某通信连发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为了查明暴发的原因,流行特点及转归,我们对该连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1.对该连官兵进行胸部X线检查,受检率达到100%?2.使用国产人型PPD5TU进行了结核感染率调查?  相似文献   
532.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block,SB)对烧伤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放电形式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SB、烧伤组和烧伤+SB组,每组10只.TBSA15% ~ 20%Ⅲ度大鼠烧伤模型.20只大鼠(每组取5只)于烧伤后4h观察下丘脑神经元放电,其余20只于4d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放电频率、放电间隔、众数和不对称指数的比较,对照组和对照+S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组又显著高于烧伤+SB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放电间隔和众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又显著高于烧伤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不对称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和烧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对照+SB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显著低于烧伤组(P<0.01).结论 SB对烧伤的治疗作用中枢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神经元放电活动和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3.
生理学是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核心是要学生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不仅是知识之记忆。面对“知识爆炸”,教学目的已从实际上偏重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化。为此,教师除了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外,还需要调整和改变考试的内容与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正确导向作用。近年来,我院的生理学考试的试题中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前者旨在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记忆,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是非判断、单项和多项选择;后者旨在测试学生的能力,题型有简答题和论述题。从现行的试题及评分标准来看,即使是“主观题”也偏重于对知识的测评而忽视对能力的评估,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和探索。本文拟对现行的两道具有代表性的“主观题”及评分方法进行分析,对考试模式如何围绕  相似文献   
534.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改变了多种肿瘤的治疗模式,显示出有效且持久的应答,并逐渐成为多种肿瘤的标准治疗。但随着免疫治疗应用人群不断扩大,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s)成了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些irAEs具有独特性、延迟性和持久性,并且几乎可以影响任何组织或者器官,发生率各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停止。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能够预测irAEs发病的生物标记物,以及早识别可能发生irAEs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从而避免严重irAEs的不良结局,为患者带来更持久的临床收益。本文就预测irAEs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