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PR资料。结果MSCT对肿瘤侵犯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9.66%~100%,MSCT轴位结合MPR图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91.38%。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癌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挽救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98例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临床资料.68例行癌复发手术切除及术后常规放疗,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1例,颈淋巴结转移7例,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5例;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8例;下咽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淋巴结转移15例;30例行单纯放疗或姑息性治疗.68例行癌切除术和(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其中胸大肌皮瓣修补术29例,胃上提代食管下咽15例,游离结肠上徙代下咽食管2例.结果喉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0%和33.33%,下咽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1%和5.88%,而单纯放疗或姑息治疗1年及3年的生存率仅为10%和0%.结论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预后较差,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其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1998年经5年以上随访的130例(145耳)乳突根治术病例,对比分析了开放式乳突根治术(RM),完壁式乳突根治术(CWUM)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伴乳突填塞术(CWDM)的优、缺点及远期疗效。结果:RM术后听力变化不大,CWUM与CWDM远期听力分别较术前听力气导提高(10.84±4.63)dBHL和(10.39±3.93)dBHL;从远期复发率看,RM为11.63%,CWUM为22.58%,CWDM为12.68%;就复诊率而言,RM患者复诊率较高。结论:RM、CWUM与CWDM各具优点,术前必须仔细选择适应证;从远期效果看CWDM优于RM和CWU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医师及患者自愿选择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患者最大通气量(MVV)、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降钙素原(PCT)指标。结果应用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5d后,两组患者相比,MVV及SP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d及5d,两组PC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胸管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列穴位刺激护理对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患者恢复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术后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观察希罗达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回顾性分析入组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RT组)40例,3DCRT同步口服希罗达组(XRT组)42例。3DCRT分割剂量2~3Gy/次,5次/周,总剂量45~58Gy/15~29次3~6周。XRT组自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希罗达1000mg,2次/d,直到放疗结束。XRT组CR率为16.6%,PR率为38.1%,总有效率为54.7%。RT组CR率为10.0%,PR率为15.0%,总有效率为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06。XRT组与RT组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9.1%,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1.4%和16.6%,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和14个月。XRT组Ⅱ~Ⅲ级骨髓抑制12例(30%)并有3例发生手足综合征(7.5%)。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希罗达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疗效明显,提高了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三维容积重建在颞骨骨质破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高分辨率轴位或冠状位CT上显示有颞骨骨质破坏或高度怀疑有骨质破坏的15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容积再现(VR)对病变区进行重建,术中观察病变范围并与重建图像比较。结果:与轴位或冠状位CT图像相比,所有重建图像均清晰地显示了骨质的破坏区域,并立体地显示了与周围骨质之间的关系,与手术结果相符合。结论:HRCT三维容积重建对颞骨骨质破坏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并且有利于手术方式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张秀强  沈志森 《新中医》2015,47(6):191-192
目的 :观察疏风通窍汤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以疏风通窍汤治疗,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28%,对照组82.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周主要可见少量血痂、黏脓涕,轻微黏膜水肿,少数患儿可见轻度粘连,窦口引流状况良好,观察组窦口狭窄存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窦腔内血性分泌物少于对照组,经治疗8周后通过鼻内镜检查、术腔清理可见黏脓显著降低,黏膜缺损处有囊泡、小息肉生长及肉芽,2组比较,粘连、窦口狭窄侧数差异显著(P<0.05),此段时间主要为术后黏膜转归关键期,应加强对窦口闭塞、缩窄的预防。术后12周可见观察组患儿黏膜上皮化基本结束,术腔光滑,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对照组患儿仍可见黏膜局限性息肉、窦口狭窄、粘连等情况,2组各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应用疏风通窍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对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0年1 月至2006年1 月23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 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 0.05)。 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T 分期、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70岁以上Ⅰ期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 肺楔形切除组5 年生存率42.2%(35/ 83),肺叶切除组5 年生存率50.3%(74/ 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T 1a 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的5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 53.3% ,P > 0.05)。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短(P = 0.035)、术中失血少(P = 0.031)、术后住院时间短(P = 0.045)。 结论:肺叶切除+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仍是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T 1a 期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近的远期收益,同时肺组织损失较小,对肺功能差的高龄T 1a 期患者推荐行肺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11年12月行开胸手术的104例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类型将其分为腋下小切口手术组及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出胸管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小切口手术组的手术时间37.72±11.42min、术中出血量50.52±32.31ml、切口长度6.11±1.02cm等均小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vs 12.00%)无明显差异,小切口手术组的术后拔出胸管时间(47.42±9.42h)及下床活动时间(63.21±12.41h)小于常规手术组,术后随访显示小切口组对手术的满意度(90.35%)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72.28%)。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相比常规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行小切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喉癌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治疗喉癌的原则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喉功能。术后患者不仅要从生理上适应经气管造瘘口呼吸,而且要从心理上适应失去发声功能导致的发声障碍和外观形象的改变。因此,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