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刘莹  林旋  张珏  姚南珍  赵一涵 《新中医》2024,56(8):30-4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DPN) 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 数据库筛选芍药甘草汤合桃 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信息;从DrugBank、PharmGKB、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获取DPN 的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构建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活性成分-DPN共同靶点基因 关系网络及共同靶点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 功能富集分 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 得161个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活性成分,184个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活性成分-DPN共同靶点基因。核 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核心靶点基因为信号传导及转 录激活蛋白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热休克蛋白90AA1 (HSP90AA1)、丝裂原活化蛋 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p65(RELA)。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 940条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 到18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HSP90AA1的结合活性最好。结论:芍药甘草汤合桃红 四物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效应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 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3、MAPK3、HSP90AA1、MAPK1、RELA等靶点基因,调控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 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1(HIF-1) 等多条信号通路,通过抗氧化应 激、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治疗DPN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DNA (HBV-DNA)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252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血清学转换组(83例)与未转换组(169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结果12周与24周HBeAg分别以90 S/CO与25 S/CO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0.852,0.639,0.680,0.828与0.899,0.663,0.763,0.845,24周的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结论HBeAg血清定量值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转换最佳预测指标,此外,治疗24周HBV-DNA载量与较基线下降幅度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和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治疗吉西他滨一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Nab-P单药或联合方案(Nab-P 110 mg/m2静滴,第1、8天,21天为1周期)作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分别采用RECIST 1.1版与NCI-CTC 4.0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9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1岁,Nab-P 平均治疗2.27个周期。9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55.6%,其中2例获PR,3例SD,4例PD;CA199较基线下降50%者4例(4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3个月(95%CI:2.4~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4.2个月(95%CI:2.8~25.6个月);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分为88.9%和77.8%。常见毒副反应多为1~2级,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恶心、呕吐等。结论 Nab-P对国人吉西他滨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4.
为了寻找建立豚鼠皮肤溃疡模型的最佳方法,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建立豚鼠皮肤溃疡模型,并观察比较各种方法造模所得豚鼠溃疡的特点及自然愈合时间。实验示豚鼠不适用于皮肤溃疡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5.
张珏  林龙  邓婉婷  周健洪 《光明中医》2012,27(11):2200-2201
皮肤溃疡由于具有发生于体表,对外观影响大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蟾蜍在治疗皮肤感染性溃疡上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关于蟾蜍治疗溃疡的研究很多,但未见对蟾蜍大网膜的研究。故本文旨在探讨蟾蜍大网膜对皮肤溃疡的作用,以期为皮肤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6.
背景:在皮肤中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的调控至关重要,而转化生长因子β似乎是其调控的上游因子,既然Notch信号和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道如此相关,那么Notch是不是也参加了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对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的调控呢?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道在人角质形成细胞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的作用的影响。 方法:在分别用Jagged-1激活和用Γ-分泌酶抑制剂抑制Notch信号通道后,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同时设立对照组,用Real-time PCR测试人角质形成细胞中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 mRNA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覆盖率为40%的角质形成细胞在加入了转化生长因子β后,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 mRNA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在用Jagged-1激活Notch通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单独加入Jagged-1、转化生长因子β及两者都加入时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在用γ-分泌酶抑制剂抑制Notch通道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只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只加入γ-分泌酶抑制剂和两者均加入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导致角质形成细胞中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表达增加,而分别对Notch信号进行激活和抑制后发现,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信号分别显著增加和显著被抑制。所以在转化生长因子β升高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appa表达过程中Notch信号通道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升降散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对LPS诱导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PS法构建急性脓毒血症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脓毒症模型组(n=6),中药组(n=6),抑制剂组(n=6),除正常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注射脂多糖,miR-146a抑制剂组心肌内注射miR-146a抑制剂(0.2μl/g),中药组升降散灌胃。48 h后采集大鼠心肌组织,观察心肌组织切片病理改变,测定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的水平,及miRNA-146a、NF-κB mRNA、TNF-αmRNA、IL-6 mRNA、IL-1βmRNA活性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组IL-1、IL-6、TLR4及NF-κB蛋白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及抑制组TNF-α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miR-146a、NF-κB、TNF-α、IL-6及IL-1基因表达增高(P0.01),中药组miR-146a及NF-κB表达增高(P0.05);抑制剂组NF-κB、TNF-α、IL-6及IL-1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TNF-α、TLR4及NF-κB蛋白水平降低(P0.05),中药组miR-146a表达增高,而NF-κB、TNF-α、IL-1及IL-6基因表达降低(P0.05);抑制剂组IL-6、TNF-α、TLR4及NF-κB活性升高(P0.01),抑制剂组miR-146a表达降低(P0.01),NF-κB、TNF-α、IL-6及IL-1表达增高。与抑制剂组相比,中药组IL-1、IL-6、TNF-α、TLR4及NF-κB蛋白水平降低(P0.01),miR-146a基因表达增高,而NF-κB、TNF-α、IL-6及IL-1表达降低(P0.01)。结论升降散能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miRNA-146a表达,负反馈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基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系统研究淫羊藿次苷Ⅱ(ICSⅡ)的抗抑郁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C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小鼠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复制抑郁模型。刺激21 d后,将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NS组)、阳性对照药组[ECS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5 mg/(kg·d)]和ICSⅡ低、中、高剂量组[ICSⅡ-L、ICSⅡ-M、ICSⅡ-H组,ICSⅡ10、20、30 mg/(kg·d)],每组10只。各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检测各组小鼠的糖水偏爱率、运动总距离、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静止不动时间,观察其海马CA3区神经元及尼氏体形态,检测海马组织中GABA、谷氨酸(Glu)含量、GABA/Glu比值及GABA能神经系统相关蛋白(GABA A受体α1、GABA B受体1、GABA囊泡转运体、谷氨酸脱羧酶67、GABA膜转运体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NS组小鼠糖水偏爱率显著降低,运动总距离显著缩短,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静止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海马CA3区的神经元形态不...  相似文献   
79.
正胆道系统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s,BTC)年发病率各地区差异较大,全球发病率为(1~2)/10万,而中国为(4~5)/10万,5年存活率5%,总体预后极差[1]。手术、放疗和系统化疗是BTC治疗的主要手段。只有10%的病人确诊时有机会手术。局部进展、转移性或复发病人只能接受化疗。目前的方案主要以吉西他滨为主,可以联合氟脲嘧啶类或铂类[2],但治疗效果均不佳。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茜素红钙结节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将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与成骨细胞共培养,用细胞计数法和MF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能够在实验的9天内持续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结论: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