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1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9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71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7篇 |
特种医学 | 66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297篇 |
预防医学 | 9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6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7篇 |
肿瘤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窥镜辅助的乙状窦前入路中岩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提供岩静脉的解剖学资料。方法: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国人成人尸头,模拟乙状窦前入路操作,内窥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主干、属支分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而后开颅取出脑组织,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岩静脉主干直径的大小、进入岩上窦的位置,其属支分布的区域和供血的范围。结果:(1)岩静脉主干直径为(4.02±1.24)m m(1.18~6.38 m m)。其进入岩上窦的位置距离M eckel's囊口后缘、内耳门后缘中点、岩上窦-乙状窦交点的距离分别为:(9.46±3.68)m m(3.10~17.52 m m)、(9.40±1.65)m m(6.64~13.82 m m)、(27.42±3.75)m m(18.20~36.56 m m)。(2)岩上静脉引流脑桥、延髓腹侧,小脑岩骨面、小脑背外侧的静脉回流血,内窥镜可以明确岩静脉的主干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论:内窥镜的应用可为手术中岩静脉的辨认和保护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在长期感染非进展者(LTNP)及典型进展者(TP)之间的差异,探讨HIV感染的免疫基础。方法收集24例HIV-1感染患者(7名LTNP患者,17名TP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的抗凝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标志物CD38并检测其CD4计数等指标;bDNA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结果与正常人相比,LTNP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患者的活化程度明显增高(P<0.01);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水平与CD4计数呈正相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逐渐增高;LTNP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没有明显增高可能是其疾病长期不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3.
44.
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的腹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自制水袋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对头面部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施行的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自制水袋固定于马蹄形支架的上方,对照组用传统的马蹄形软垫固定于马蹄形支架上,以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制水袋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对头面部的保护作用优于传统的马蹄形软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和比较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笔形束卷积算法(PBC)和各向异性分析算法(AAA)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上采用PBC算法和AAA算法设计IMRT计划,并生成相应的验证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种算法计算所得靶区的D_(5%)、D_(50%)、D_(95%)、D_(98%)、D_(mean)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TV的均匀性指数和CTV的适形度指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直肠和膀胱的V_(30)、V_(40)、D_(mean),小肠的V_(10)、V_(20)、V_(30)、D_(mean),盆骨髓V_(10)、V_(20)、V_(30)、V_(40)、V_(50)、D_(mean),右股骨头的V_(20)、V_(30)、V_(40)、V_(50)、D_(mean),左股骨头的V_(20)、V_(30)、V_(50)、D_(mean)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除左右股骨头V_(40)和直肠V_(50)外,其余参考指标PBC算法结果均低于AAA算法;两种算法的验证计划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C算法与AAA算法在宫颈癌IMRT中虽然均符合临床要求,但存在一定的剂量学差异。与AAA算法比较,PBC算法高估了偏高剂量区域即靶区剂量,低估了偏低剂量区域即危及器官剂量。 相似文献
48.
在组织胚胎学英-汉双语课教学中辅之以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组织胚胎学与临床医疗护理实践的密切关系,也为学生创造了听、说、读、写、译专业英语的教学环境。本文概述了组织胚胎学双语课案例教学的条件、步骤及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正>患者女性,59岁。2020年6月体检发现乳腺肿物,超声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大小1.2 cm×0.9 cm×0.8 cm的极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内见血流信号(BI-RADS 4A类),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患者未重视,2021年4月自觉乳腺肿物增大,鸡蛋大小,且腋下见一鹌鹑蛋大小结节,并出现腋下疼痛、憋胀,放射至右上肢,遂行乳腺及腋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右侧乳腺及腋下淋巴结穿刺组织)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