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38例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分析和诊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病因,提出诊治方法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收治的38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明确胆漏后选择单纯引流17例,再次手术13例,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内支架术5例,腹腔引流+生长激素3例.结果: 38例中,治愈3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住院时间2~8 w不等,以胆管腔内主动引流时间较短.结论: 术中解剖清楚,术毕用白纱布贴敷创面是发现胆漏最简单的方法.拨T管的时间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以4 w以上更安全.胆管的缝合应强调黏膜对黏膜.某些情况下可考虑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漏的处理依据病情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缩短病程,促进胆漏的愈合.急性弥慢性腹膜炎原则上应再次手术,腹膜炎局限者可考虑重置引流管,拨T管后胆漏可考虑重置引流管.腹腔引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收效较好,住院时间短,加用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漏口愈合.  相似文献   
42.
OPN和MMP-2在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肝癌组织OPN与MMP-2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OPN与MM-2阳性率分别为71.8%、57.7%.OPN的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P<0.05).OPN与MMP-2在肝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OPN与MMP-2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肝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3.
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调查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杭州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耐药现状,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采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法),药敏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3年间共检出假丝酵母菌属264株,年检出率分别为78株(29.5%)、87株(33.0%)和99株(37.5%);菌种检出构成比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65.5%),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1%);痰液标本中假丝酵母菌属的检出率最高(108株,40.9%);患有呼吸系统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感染率最高,检出率为58株(22.0%);药敏结果显示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其次是氟康唑;3年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对两性霉素B敏感菌株的比例保持稳定,而对氟康唑敏感菌株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3年间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且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呈动态变化;预防与控制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应加强对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4.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因肝外胆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27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不含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胆道残石并常规放置右肝下引流管。结果术后14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均未特殊处理。术后平均住院8.73d。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内门诊B超复查,未发现胆道残石。216例(79.70%)获得远期随访,无一例发现肝外胆管狭窄。结论对经过严格选择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术中精细操作和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排除残石后,一期缝合可作为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术前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0例术前诊断为FNH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90.0%)行手术治疗,3例(10.0%)行细针穿刺;术后病理证实29例(96.7%),1例(3.3%)为高中分化肝细胞肝癌;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FNH诊断需结合病史及CT、MRI、超声造影等检查。影像学检查考虑FNH且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病例,尽量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可疑FNH影像学检查疑似原发性肝癌而未获取病理诊断的,主张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慢性肝硬化患者肠球菌属感染的现状及体外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慢性肝硬化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测定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所有研究的慢性肝硬化患者共检出肠球菌属138株,其中粪肠球菌102株,比例最高,占73.91%;屎肠球菌32株,占23.19%,居第2位;腹水中肠球菌属检出率最高,达到60.15%;检出高耐庆大霉素肠球菌属55株,占55.80%,耐氨苄西林肠球菌属30株,占21.74%,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合并氨苄西林耐药肠球菌属28株,占20.29%;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最高,均>90.00%;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属2株,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属3株.结论 肠球菌属是慢性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为主;并发肠球菌属感染时,应高度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合理使用抗菌治疗提供依据;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管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管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4例3年内因胆囊病变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胆管梗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0例钛夹不同程度夹住胆总管,或部分楔形切除胆总管、左肝管,造成胆管不完全梗阻,胆汁引流不畅;4例左肝管横断切割,断端钛夹封闭,左肝管扩充;5例为胆总管结石,阻塞胆管;5例由于胆管周围形成粘连带压迫胆管,或牵拉胆管成“Z”形,胆管不规则扩张。结论LC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者胆道损伤最多,其次为胆总管结石。因此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总结胰腺良性病变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施行该术式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2例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20例患者均随访4个月以上,无术后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加重、慢性消化不良发生及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胰腺良性病变,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可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9.
重新评估非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重新评估幽门螺杆菌时代非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8年间5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79.6%)经过非手术治疗成功(含1例并发肠袢间脓肿);11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死亡1例,并发胃瘫1例;全组病死率1.9%,并发症发生率3.7%。非手术治疗组与中转开腹手术组间年龄、溃疡病史、穿孔时间和有无膈下游离气体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是否空腹穿孔、腹膜炎的范围、腹穿结果和泛影葡胺造影结果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1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获得1~8年的随访,有28例治愈,1例死于溃疡无关的内科疾病,2例因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而进行了外科治疗。结论 合理掌握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是处理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