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4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55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30篇 |
内科学 | 52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94篇 |
综合类 | 298篇 |
预防医学 | 93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80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29篇 |
肿瘤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42.
43.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依据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是否≥6.1 mmol/L将其分为血糖升高组(n=23)和对照组(n=7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升高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7.82%和21.33%,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3.91%和36.00%,血糖升高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肝癌复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甲胎蛋白(AFP)高和无术后辅助治疗为肝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术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较高,且空腹血糖高、Child-Pugh分级为B级、术中输血量多、存在淋巴管浸润、临床病理分期高、术后AFP高、无术后辅助治疗为其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4.
大鼠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神经再生过程、VEGF及KD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105只,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采用免疫组化VEGF、KDR、NPY^ 神经纤维抗体染色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图像分析观测自体移植脾组织。结果: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长入移植脾组织,180d再生血管接近正常;术后30d神经开始再生,180d趋于正常;术后7、14d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60d达高峰,180d趋于正常;术后30d出现:NPY^ 神经纤维,120、180d NPY^ 神经纤维广泛分布。结论:移植脾组织再生血管神经来源于大网膜;移植脾组织内VEGF、KDR表达量早期升高,血管再生完成时恢复正常水平;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床边护理记录相结合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书写护理记录的地点不同,分为改进组535例和对照组529例。改进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完成,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护士站完成。比较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记录缺陷份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与床边护理记录相结合比分开记录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及不典型增生患者7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保守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96.67%(116/120),不典型增生组患者保守治疗3个月CR的比例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74.03%vs 41.86%,P<0.05)。109例患者有妊娠要求,妊娠率为43.12%(47/109)、活产率为33.03%(36/109)。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癌变及合并有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治疗缓解后能否成功妊娠有关(P<0.05),而治疗获得CR的时间及缓解后维持治疗与妊娠无关(P>0.05)。复发率为32.76%(38/116),中位复发间隔为17月,是否癌变(RR 5.624)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达CR后的维持治疗(RR 0.385)及妊娠(RR 0.382)是影响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子宫内膜癌组的中位复发间隔为13月,子...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侧卧位无牵引床髓内钉固定在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1月-2018年7月五河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83(61.7±12.7)岁;SeinsheimerⅡA型5例、ⅡB型4例、ⅡC型7例、ⅢA型3例、ⅢB型5例、Ⅳ型6例、Ⅴ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2(7.0±1.9)d。患者均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侧卧位无牵引床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比较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末次随访根据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体位摆放时间5~11(7.7±1.6)min,手术时间为29~82(60.3±10.9)min,术中失血量为45~350(212.3±57.8)mL,术中透视次数为18~53(33.8±7.3)次。术后即刻摄片,骨折复位质量获解剖复位13例,可接受的复位21例。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失败。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22.4±7.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12(5.8±1.7)个月。1例Seinsheimer Ⅳ型患者术后7个月仍未骨愈合,取自体髂骨植骨处理,二次术后3个月愈合。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疼痛VAS评分依次为(4.76±0.96)、(1.91±0.79)和(0.97±0.63)分,Harris评分依次为(74.35±5.83)、(78.79±6.31)和(85.76±6.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优11例、良2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2%。结论 侧卧位无牵引床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方法简便、微创,能够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0.
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gp120的ELISA法。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抗原HIV-1gp120免疫BALB/c小鼠,通过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IV-1gp120的mAb。用ELISA法答定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用饱和硫酸铵(SAS)纯化mAb,并用HRP标记后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结果:筛选出10株稳定分泌抗HIV-1gp120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9株为IgG,其中4株的腹水效价为32X10~256X10所得mAb与HIV-1gp41、HIV-1p24及HIV一2gp36Ag均无交义反应,仅与HIV-1gp120产生特异性反应。用mAb 6H9和9H12,建立了双夹心ELISA法,检测gp120抗原的灵敏度是10μg/L。结论:获得10株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机HIV-1gp120的mAb,并建立了灵敏度良好的双mAb夹心ELISA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