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8篇 |
内科学 | 53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5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44篇 |
药学 | 26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目的寻求用聚乙二醇对甲氨蝶呤进行化学修饰的新方法,探讨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体外缓释特征。方法用微波催化结合化学催化合成方法,研究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合成反应条件并考察其溶解性能,用累积释放百分比测定偶联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体外缓释特征。结果采用"微波催化+化学催化"的合成方法,偶联物中甲氨蝶呤的相对标准含量可达到99%以上,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128倍,水溶性和脂溶性均有明显增加。体外缓释实验表明,未经偶联的甲氨蝶呤4h后即可基本释放完全,而偶联物在经过72h以后,仍只有11%被释放出来。结论微波催化与常规化学催化相结合,是合成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新途径,可极大地改善甲氨蝶呤的溶解性能,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正>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是医院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也是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负担。2017年,全球估计脓毒症病例4 890万例,脓毒症相关死亡病例1 100万例,占全球总死亡人数19.7%[2]。肺是脓毒症最易累及的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减轻百草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和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以CCK8方法测得百草枯和氯沙坦的半数有效剂量。干预组使用百草枯+氯沙坦干预24小时,制成细胞爬片使用HE、TUNEL染色镜下查看细胞情况;采用RT-PCR技术测定AngⅡ、AT1R、IL-1C、IL-6和TNF-α的变化;采用Westen Blot技术检测AT1R。结果:实验组细胞可见空泡变性与凋亡增加,AngⅡ,AT1R,IL-1胞,IL-6和TNF-胞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细胞可见空泡变性与凋亡减少,AngⅡ,AT1R,IL-1β,IL-6和TNF-变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抑制AngⅡ/AT1R的表达,进而减轻百草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和凋亡。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复苏方法对院前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初期疗效,寻找最佳的CPR方法。方法:对42例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CPR,根据采用复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组(ACD—CPR,21例)和标准心肺复苏组(STD-CPR,21例);比较两组患者CPR进行后1、5、10、15、30分钟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血氧饱和度(SaO2)、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和住院率的差异。结果: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结论: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初期效果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术。 相似文献
65.
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螺情调查与疫区人群的检查相结合.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选阳性者后粪检,检查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结果 对浙江省53个县的427个乡(镇)4193个村开展查螺,在22个县的84个乡349个村查到钉螺,面积122.02hm2,捕获并解剖钉螺107 613只,结果均阴性.查病210 989人,未发现本地患者,但查到输入性病例24例.全省共确认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060例,并已展开救助.结论 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残存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66.
灭螺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是血防科研的重点,通过电镜观察灭螺药物对钉螺超微结构的损伤,阐明其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全面评估灭螺药物的效果和毒性反应奠定基础,并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42岁.外伤后颈部疼痛伴四肢感觉障碍和瘫痪4d于2010年9月12日人院.检查生命征象正常,神志清晰.胸骨柄以下躯干和四肢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低,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0级.人院MR、CT及X线颈椎片:C5前滑脱,颈椎退变,脊髓受压变性水肿.入院诊断:C5一度前滑脱伴不全瘫.入院后第7天行右侧前路C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椎间钛网加自体骨融合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第7天患者出现反复低热,吞咽不适,发热等症状持续约1个月,白细胞升高,原因不明,对症治疗无明显效果.术后32 d患者出现高热、吞咽困难,颈部肿胀.怀疑食管瘘,当日行颈部伤口探查术,见原切口内有脓液、葡萄核和食物残渣. 相似文献
68.
1病例报告患者,男,74岁,汉族,教师。主诉:反复恶心、呕吐伴乏力4个月,CT示右上纵隔占位。既往史:吸烟20支/d×60年。现病史:患者于2010-01-20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发病时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总结尺神经双卡综合征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8例尺神经双卡综合征诊治临床资料,利用肌电图检查尺神经传导速度(MNCV)在肘部和腕部的变化情况,评估诊断与疗效.结果 18例尺神经双卡综合征患者采用手术松解尺神经肘、腕部压卡治疗,术后随访6~ 24(中位数18)个月,18例感觉功能完全恢复;环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均恢复为5级,14例手内在肌肌力完全恢复,2例4级,2例无明显恢复.8例患者有爪型手畸形,4例畸形消失,2例外观明显改善,2例无恢复.所有患者能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熟悉尺神经的解剖特点、尺神经双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结合肌电图检查结果,能明确尺神经双卡综合征的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