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胃癌p16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6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46例胃癌组织和30例良性病变胃粘膜(对照组)分别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Hpa Ⅱ,MspⅠ,SacⅡ)酶切后PCR扩增进行p16基因甲基化多位点检测。结果 46例胃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13例(28.3%),30例对照组无p16基因甲基化,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3例胃癌浸润未达肌层患者p16基因甲基2例(8.7%),23例达肌层或浆膜层患者p16基因甲基化11例(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0例高中分化胃癌患者无p16基因甲基化,17例低分化胃癌p16基因甲基化13(76.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8例呈结节生长型胃癌p16基因甲基化6例(33.3%),28例局限溃疡或溃疡浸润26例胃角、胃窦癌p16基因甲基化8例(30.8%),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伴肝或淋巴结转移者胃癌p16基因甲基4例(44.4%),37例无转移者p16基因甲基化9例(24.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抑癌基因p16 5‘CoG岛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但与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及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32.
幽门螺杆菌感染、p16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癌基因p16 5′-CpG岛甲基化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胃癌患者及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Giemsa染色法进行Hp检测,并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HpaⅡ、MspⅠ、SacⅡ)酶切后PCR扩增法进行p16基因外显子Ⅰ多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检测。结果:57例胃癌患者中,Hp阳性27例(47.4%),p16基因甲基化18例(31.6%);Hp阳性胃癌组p16基因甲基化13例(48.2%)Hp阴性胃癌组p16基因甲基化5例(16.75)。对照组30例中,无p16基因甲基化,Hp阳性16例(53.3%);结果显示胃癌组与对照组Hp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p16基因甲基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胃癌组与Hp阴性胃癌组比较,p16基因甲基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发抑癌基因p16 5 ′-CpG岛出现甲基化,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参致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乌索酸诱导K562/DNR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实乌索酸对柔红霉素(DNR)诱导的K562耐药细胞株(K562/DNR)有细胞毒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摸索出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为乌索酸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WST-8分析,研究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乌索酸对K562/DNR细胞的体外细胞毒作用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乌索酸诱导K562/DNR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乌索酸对K562/DNR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亦显著,并呈现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乌索酸对于K562/DNR细胞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4.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肝脏疾病,以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异常积聚为特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跨膜6超家族成员2(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TM6SF2)属于跨膜蛋白超家族成员,大量研究证实TM6SF2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M6SF2在NAFLD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胃癌患者p5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酶切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DNA,经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电泳图谱,比较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53基因第5外显子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15例胃癌组织中12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化状态,而10例正常胃组织为低甲基化状态,结果提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3年12月恶性淋巴瘤病例28例,均采用Auto-HSCT,移植前采用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并积极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例回输后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成功植入并快速重建造血,随访至2014年3月1日,共3例死亡,其中1例为回输后因脑出血死亡,其余2例均为复发。共6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3.5(1-15)个月,2例患者行双次自体移植,均无复发,28例移植患者预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1个月。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很快重建造血,病死率较低,安全可行,是治疗恶性淋巴瘤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PS-341)对柔红霉素(DNR)诱导的K562耐药细胞株(K562/DNR)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κB(IκB)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探讨PS-341逆转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100 μg/ml DNR单用或联合应用4 μg/L PS-341分别作用于K562/DNR 12、24及36 h,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NF-κB、IκB及P-gp表达情况,同时测定NF-κB p65活性,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NR可诱导NF-κB表达上调及活性增强、IκB表达下调、P-gp表达上调;加用PS-341可显著抑制 DNR诱导的NF-κB及P-gp表达,使IκB表达增加。加用PS-341后,NF-κB活性12 h为(15.3±1.87)%[DNR组为(23.8±2.27)%],24 h为(10.2±1.69)%[DNR组为(25.4±1.98)%],36 h为(6.08±2.53)%[DNR组为(26.9±2.58)%],与相应单用DNR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NR与PS-341联用后,细胞凋亡率12 h为(35.23±5.15)%[DNR组为(15.56±4.12)%],24 h为(40.26±6.89)%[DNR组为(17.25±2.89)%],36 h为(43.58±7.69)%[DNR组为(22.47±4.58)%],与DNR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上述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PS-341可减少K562/DNR细胞NF-κB的活化,降低P-gp表达,逆转细胞耐药,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骨髓内浆细胞克隆性增殖为特征,发病率占血液肿瘤的第二位。目前,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但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抗CD38单克隆抗体作为新的治疗药物被研究的越来越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MM细胞死亡。本文对抗CD38单克隆抗体在MM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对56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25例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及31例无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Hp感染率分别为76%与7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中有肝功能损害者的Hp感染较肝功能正常者高,分别为80.85%与33.3%(P<0.05)。同时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高,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越高(P<0.05),表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有关而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大肠癌单克隆抗体(MA)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本文采用大肠癌MA金标免疫斑点法对26例大肠癌患者粪便检测肿瘤相关抗原,并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测定进行比较,同时与15例良性肠道疾病对照,结果显示:大肠癌MA金标免疫斑点法阳性率846%,CEA阳性率385%,对照组133%,差异有显著性,这表明大肠癌MA金标免疫斑点法对大肠癌筛选及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