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本研究的36例中晚期PLC患者接受了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使用RECIST 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NCI-CTC 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36例患者共计接受化疗161个周期(4.5周期/例),获得部分缓解6例(16.7%),稳定16例(44.4%),疾病控制率为61.1%,进展14例(38.9%),无病例获得完全缓解;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0.8个月,其中疾病获得控制的病例组的mOS为12.8个月,明显优于疾病进展病例组的4.6个月(P<0.01).Ⅲ~Ⅳ度血液学毒性方面,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8.6%,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1.1%.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轻微.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PLC具有良好的疗效,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miR-122过表达/干扰表达慢病毒质粒干预HBV稳转优势单克隆株HepGA14,观察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DNA (HBV DNA)表达功能的变化.方法:构建miR-122过表达和干扰表达慢病毒质粒,以最佳感染复数MOI值侵染HBV全基因组1.3倍体HBV稳转优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希罗达联合长春瑞宾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32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性患者,于第1、8天静脉滴注长春瑞宾25mg/m2;早晚2次口服希罗达2000mg/(m2·d),连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行2个以上周期的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5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情稳定(SD),4例病情进展(PD),总有效率53.12%,临床获益患者(CR+PR+SD)28例(87.5%)。患者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肤色素沉着、厌食、手足综合征和疲劳等,小部分患者有头晕、口腔炎、胸闷和腹泻发生,偶见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者,其中轻一中度白细胞下降及贫血者占36.4%。结论对紫杉类及蒽环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希罗达联合长春瑞宾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HCC癌组织、65例HCC癌旁组织和17例非癌肝组织中ERCC1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组织中ERCC1阳性率为44.2%(100/226),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9%和5.9%, P < 0.05)。有门静脉癌栓组的ERCC1阳性率为66.7%, 无癌栓组为4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ERCC1阳性表达与性别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均 > 0.05)。接受根治术的184例患者中, ERCC1阳性率随着中位复发转移时间(TTR/M)的延长而显著降低(χ2=9.630, P=0.047);ERCCI阳性组TTR/M为10.3个月, 而阴性表达组为20.3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术前谷草转氨酶 > 2.5倍正常值、病灶最大径 > 5 cm和ERCCl阳性表达是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癌组织中ERCCl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及非癌肝组织, 其阳性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及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2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h,d1;卡培他滨2 000 mg/m2·d-1,分2次,餐后30 min口服,第1~14天;每21d重复.采用以下护理措施:做好化疗前的准备,化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和处理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计算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DCR)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运用Kaplan-Meier法估计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78 例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192 d(95%CI:173~218)。无一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稳定(SD)48例(61.5%),进展(PD)30例(38.5%)。中位生存期(mOS)和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96 d(95%CI:173~218)和96 d(95%CI:93~98)。不良反应大多数为1~2级,手足皮肤反应是影响索拉非尼治疗的最主要因素。年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感染)是DCR的独立影响因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既往化疗是影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ECOG PS)是另一个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好。ECOG PS评分、Child-Pugh 分级、既往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N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并接受化疗或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癌组织中FPN1及DMT1的表达,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药物疗效的关系。结果 27例HCC患者无完全缓解者,其中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16例,获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DCR)为25.0%;接受索拉非尼治疗11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 2例,疾病控制率为27.3%。全组患者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FPN1和DMT1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6% 和81.48%,FPN1及DMT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FPN1阳性患者的DCR为41.2%,中位PFS为6.7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优于阴性患者的10.0%、1.8个月和8个月(P<0.05);DMT1 阳性患者的DCR为18.2%,中位PFS为3.2个月,中位OS为 9.3个月,低于阴性患者的60.0%、18.6个月和35.9个月(P<0.05)。结论 FPN1和DMT1在HCC中的表达可能受癌细胞分化程度影响,与晚期HCC患者药物治疗后的远期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对人乳腺癌阿霉素细胞MCF-7和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的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PCR法检测微波热疗对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波热疗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MCF-7/ADM细胞在微波热疗后4h和24h,P-gp、MRP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微波热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微波热疗抑制了耐药蛋白的表达,增加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热疗可能是逆转化疗耐药从而提高化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高能聚束微波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或组织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高能聚束微波全身热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策略.热疗采用UHR-2000高能聚束微波全身热疗机,在每周期化疗的第1、4天进行,要求体温升至39~40.8℃维持60~90 min,在体温升高至38℃以上时给予化疗药;一线化疗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二线化疗则以多西紫杉醇为主,每21 d重复.完成至少2周期热化疗者可评估疗效,每周期评估毒性.结果 共30例病人进入研究,其中一线热化疗20例,二线热化疗治疗10例.共进行热疗165次,每例患者均完成至少两周期热化疗.一线热化疗有效率(CR PR)40.0%,稳定(SD)30.0%,中位进展时间6.7个月;二线热化疗有效率(CR PR)30.0%,稳定(SD)40.0%,中位进展时间4.9个月.所有病例耐受性良好,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6.7%,合并感染性发热1例.非血液毒性轻,仅3例出现Ⅲ度腹泻.无热疗相关的皮肤损伤.结论 高能聚束微波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可喜的疗效,而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在转移性胰腺癌(m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223例m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X-tile对NAR取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DCA)来评估列线图的性能。用X-tile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NAR的最佳截断值为0.13。低NAR组中位总生存期(OS)长于高NAR组(P=0.003)。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NAR是影响mP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55,95%CI:1.065~1.988,P=0.018)。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校准图和DCA均体现了基于NA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