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手术切开引流对肛周脓肿肛瘘形成的防治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后脓肿复发率与肛瘘形成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脓肿复发率为2.3%,肛瘘形成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与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为9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一次性手术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治疗效果好且疗程短,可有效避免肛瘘形成,降低手术后脓肿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2.
Ep-CAM和4D10在胃肠恶性肿瘤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肿瘤抗原4D10在胃癌和结直肠癌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检测正常成人、胃肠道良性疾病、以及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Ep-CAM和4D10的水平,并联系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和结直肠癌组Ep-CAM和4D10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水平不受临床病理因素的影响。结论Ep-CAM和4D10的水平与胃肠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可能参与了胃肠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水凝胶对腹腔开放下大鼠小肠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过量的对硝基苯氯甲酸酯(PNC)活化聚乙二醇(PEG)两端的羟基,得到PNC-PEG-PNC.用酪胺和壳聚糖分别置换PNC-PEG-PNC分子两侧的PNC,得到壳聚糖-PEG-酪胺分子(CPT).对60只大鼠建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水凝胶组(CPT组)、暂时性关腹组(TAC组)、假手术组(Sham组).CPT组:腹腔开放后,以生物材料CPT水凝胶被覆于开放创面上,再用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TAC组:腹腔开放后用聚丙烯网片临时关腹;Sham组:逐层进腹后随即关腹.腹腔开放后4h,使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CPT组和TAC组大鼠小肠上皮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数量.腹腔开放后4、8、24 h分别使用TBA法和ELISA法测定CPT组、TAC组和Sham组小肠组织的丙二醛(MDA)和8-羟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腹腔开放后4h,CPT组未观察到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现象,而TAC组可以观察到损伤细胞.腹腔开放后4h,TAC组的MDA和8-OHDG水平明显高于其在Sham组的水平,CPT组的前述指标浓度在TAC组和Sham组之间.在腹腔开放后8 h,CPT组大鼠小肠MDA和8-OHDG的浓度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在关腹后8h和24h,TAC组的MDA和8-OHDG的浓度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生物材料CPT水凝胶能显著降低腹腔开放后小肠氧化应激水平并有利于保护小肠损伤.  相似文献   
34.
肝细胞癌组织中HBsAg、AFP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65例肝细胞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测定组织细胞中的HBsAg和AFP,结果显示肝癌细胞中存在有HBsAg、AFP,二者都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表示HBV·DNA可以表达HBsAg抗原,致使肝细胞产生AFP,促发肝细胞癌。肝细胞癌中AFP反映了肝癌细胞的分化状态,比血清AFP更具有特异性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35.
为比较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一期根治术或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的162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其中行一期根治术治疗106例(观察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56例(对照组),并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治愈101例(95.28%),发生肛瘘5例(4.72%);对照组治愈19例(33.93%),发生肛瘘37例(66.07%)。观察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术后随访和二次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观察组术后发生肛瘘主要是由于内口定位不准确所致。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防止术后形成肛瘘有较明显的效果,对内口定位清楚的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建华  常家聪  刘弋 《安徽医药》2010,14(9):1058-1060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患者基本特征、其病理学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男23例,女27例,中位年龄43.7岁。病程3 d-2年半。临床表现主要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和腰背痛为主,超声、CT、MR I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PRT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本组病例中良性20例,恶性30例。完整切除39例,肿瘤完全切除率78%,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2例。3例部分切除。病理学类型主要是脂肪肉瘤9例,畸胎瘤6例,梭形细胞瘤5例,神经鞘瘤4例,嗜络细胞瘤4例,平滑肌瘤4例,余下少见类型有18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是PRT的最主要的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多专科的参与,是完成手术的关键;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对其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 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PN表达水平,分析OPN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OP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原发肿瘤浸润深度相关;OPN阳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OPN的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OPN呈高表达, OPN在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早期复发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理观察与临床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相关问题的关系。方法:选取1983=1997年间39例经内窥镜活检,手术探查和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进行病理观察,研究和分析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法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生部位:乳头上部15.4%(6/39),乳头下部12.8%(5/39),乳头周部71.8%(28/39)。病理类型:息肉菜花型71.8%(28/39)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中良性20例,恶性30例.完整切除39例(78%),其中合并脏器切除lO例(20%);大部切除3例(6%),无法切除只做活检8例(16%).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4%(42/50).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视野开阔,层次清晰,是切除腹膜后肿瘤的基本条件,相应的手术技巧可降低手术风险.原则上应作肿瘤完整切除,肿瘤累及脏器应酌情联合切除,完整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降低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