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32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2篇
  3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选择15例个别前牙错位及活动矫治器治疗一阶段后前牙尚需作精细调整的病例,采用片段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表明,平均1~4个月即可将错位牙排齐。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要。此法简化了治疗,缩短了疗程,且省时省料,便于临床医生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42.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报道的SLE病例数有所上升 ,这与诊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 ,同时也说明SLE发病率比人们以前所认为的要高。由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 ,虽然出现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 ,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配合血浆置换、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治疗 ,毒副作用明显 ,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据报…  相似文献   
44.
乙福强  邵维传 《临床荟萃》1994,9(19):891-891
结核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临床少见,由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者更为罕见,并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伴游走性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1年于1991年6月14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受冷后发热、咳嗽、咯痰,某医院诊为上感,经抗炎及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咳嗽  相似文献   
45.
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6.
锡类散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茂  宋维葵 《中成药》1994,16(3):27-28
锡类散出自清代尤在泾所著《金匮翼》,原名烂喉痧方。由青黛、冰片、人工牛黄、人指甲(滑石粉烫)、珍珠,象牙屑、壁钱炭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功效,适用于咽喉红肿,糜烂,唇舌肿痛等症。近年来临床上引伸应用于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宫颈糜烂、肛裂、外阴感染性疾病等其他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NWTS)分期: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1例。9例均行肾切除术,其中术前分别辅以化疗1例、放疗1例、肾动脉介入栓塞化疗2例。9例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8例获得随访,随访1-6年,7例生存。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8.
转移是膀胱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早期以淋巴结转移为主。T2 期膀胱癌约 50%淋巴管内有癌细胞,T3 期几乎全部淋巴管内有癌细胞。残存的肿瘤细胞淋巴管浸润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根源,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更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膀胱癌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49.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50.
蜂蜜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在民间广为食用。但如采食有毒植物花粉酿成的生蜂蜜或生蜂蜜加工制作不当,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1992年6月、德宏州梁河县新中山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