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赵惠玲  李慧  左连富 《医学争鸣》2008,29(18):1655-1657
目的:观察姜黄素(euwumin)对人食管癌Ee-9706细胞凋亡作用及凋亡抑制蛋白livin,促凋亡蛋白Smae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40~160 pmol/L姜黄素处理Ec-9706细胞12~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c-9706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livin,Srnac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作用后Ec-9706细胞生长明显减慢,抑制率9.3%~73.2%(P<0.01),凋亡率为6.0%~45.2%(P<0.01),并呈良好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药物作用后,Smac,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livin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ivin蛋白表达,同时促进Smac,e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52.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和增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实验和流式细胞光度方法定量检测灌喂不同剂量的ST和ST作用不同时间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口灌喂不同剂量的ST(3μg/kg,30μg/kg,300μg/kg,3 000μg/kg)12 h,ST处理小鼠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3~300μg/kg剂量范围内,ST剂量与凋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正相关(r=0.642,P<0.01).同时,灌喂剂量为3 000μg/kg的ST后6~48 h,随ST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凋亡的增长率也明显增高(r=0.722,P<0.01).另外,ST尚有一定抑制肝细胞的增殖的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相同剂量ST(3 000μg/kg)处理小鼠后不同时间(6~48 h)与其对肝细胞增殖指数抑制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469,P=0.021).结论经口给予ST可诱导、促进肝细胞的凋亡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肝细胞的增殖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计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内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45例标本进行上述三种蛋白的定量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随浸润深度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7,P〈0.01)。结论: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捡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讨CDC25A、CDC25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C25A、CDC25B蛋白在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5例非典型性增生组织和24例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用FCM法检测其中30例食管鳞癌、5例正常黏膜的细胞凋亡率、增殖指数及CDC25A、CDC25B蛋白含量。结果:CDC25A、CDC25B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48%,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16%)和正常黏膜(0%)(P〈0.01);CDC25A、CDC25B的表达均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且CDC25A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核膜CDC25A蛋白阳性组的增殖指数高于核膜CDC25A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CDC25A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提示食管癌发生和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标志;CDC25B可能只是在癌变早期发挥了作用。食管鳞癌细胞核内CDC25A蛋白可能有促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55.
目的:对甲状腺癌p16基因的描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癌细胞P16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P<0.01);P16蛋白表达随甲状腺恶性程度的增高而下降(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不良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6.
作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对口腔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的基因rasP ̄(21)产物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rasP ̄(21)的表达水平与DNA倍体及其增殖指数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癌前病变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和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 ̄(21)的阳性表达率世增高。DNA异倍体的出现率和增殖指数也随着组织学分级而增高。并发现DNA倍体和DNA增殖指数与rasP ̄(21)的表达具有密切相关性,DNA异倍体肿瘤的P ̄(2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DNA二倍体肿瘤。P ̄(21)表达阳性的肿瘤,其D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