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于尿道扩张失败和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正确恢复尿道解剖连续性,切开、切除狭窄处瘢痕而又尽量减少对尿道的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2002年5月~2006年8月,利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7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合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拼接法合成VP3基因并委托生物技术公司合成改良型TAT基因.然后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最后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导入基因工程菌DH-5α中并诱导其表达.结果 成功合成了VP3基因,构建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经基因测序证明构建无误;成功的在基因工程菌DH-5α中诱导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基因合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是可行的,为进一步的蛋白制备及活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闭锁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也称假性昏迷、桥脑腹侧综合征。在神经外科临床中比较少见。因患者不能与外界进行言语和思想交流,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现代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经积极的综合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言语功能。1990--2006年我院共收治20例脑外伤后闭锁综合征患者,经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4.
肾脏巨大囊性畸胎瘤临床十分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0岁。腰背部酸胀痛2年余,服药可以缓解,无尿频、尿急、尿痛,也无血尿。近半年常感乏力,胸闷、心慌、出冷汗等。1998年7月22日外院B超及CT诊断为右腹膜后肿瘤。1998年8月18日入院。查体:腹部微隆,右侧腹可触及1约15cm×10cm×9c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肿块无活动,右肾区无叩击痛;左肾未触及,左肾区亦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肾素、血管紧张素、ACTH、血浆皮质醇、17-OH,17-KS及VMA均正常,醛固酮水平略高,电解质正常。再次B超示右肾前方14…  相似文献   
25.
背景: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方法可致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障碍,另外回肠位置较高,必须有较长的系膜方可使膀胱位于盆腔且与尿道吻合处的张力不致过高。而乙状结肠位置靠近尿道,且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具有对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代谢影响较小,分泌黏液较少等特点。 目的:采用长期随访形式比较膀胱癌患者采用回肠和乙状结肠再造膀胱的优劣。 设计:回顾性分析。 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对象:选择1995-01/2005-03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膀胱癌患者164例。行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96例(回肠组),男74例,女22例,年龄43~74岁;行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68例(乙状结肠组),男64例,女4例,年龄51~72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原位回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距回盲瓣15~20 cm处截取40~60 cm长带蒂回肠袢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吻合于两端预留肠管,储尿囊最低部与尿道残端吻合。②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膀胱全切后,截取30~40 cm长带蒂乙状结肠制作储尿囊。双侧输尿管同上法吻合于近端预留肠管。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单J管及尿管时间。以定期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控尿排尿能力、尿动力学分析结果以及术后早期与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 结果:164例患者失访12例(7.3%)。回肠组平均随访46个月,乙状结肠组为42个月。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控尿效果相近(P >0.05),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手术耗时较长,术后恢复较慢,新膀胱容量较大(t =2.56~3.08,P < 0.05~0.01)。原位回肠尿流改道组术后早期及晚期膀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9.2%,均高于乙状结肠组(9%,16%),其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 5.426,P < 0.05)。 结论:原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再造膀胱耗时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6.
女性原位尿流改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总结女性膀胱全切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34例女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年龄53~64岁,平均58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0例,腺癌3例,鳞状上皮癌1例。原发肿瘤30例,复发肿瘤4例。34例患者均行膀胱全切,其中24例保留自主神经。所有患者均截取末段回肠,行回肠代膀胱。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34例手术时间平均360min(280~420min),输血量平均600ml(300~1000ml)。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6~108个月,平均61个月。术后6个月昼夜控尿率分别为90% (27 /30)和86% (26 /30)。一次性排空膀胱23例, 2例排尿可控过度,需定时导尿,另5例需采用手压下腹部排空新膀胱。23例行尿动力检查结果显示:贮尿囊容量300~520ml,充盈期囊内压<23cmH2O(6~23cmH2O, 1cmH2O=0. 098kPa),最大尿道压35 ~70cmH2O,功能性尿道长2. 6~3. 5cm,剩余尿量0~38ml。IVU检查贮尿囊球形,无输尿管狭窄,轻度输尿管返流1例,肾盂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无肠膀胱或尿道残端复发者。 结论 女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ies in acute traumatic patients with diffuse brain swelling. Methods 23 patients with acute posttraumatic diffuse brain swelling admitted and confirmed by X-CT were randomly treated by surgical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ies (operative group). Their tre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other 11 patients treated conservatively (non-operative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was similar in both operative and nonoperative groups. Conclusion The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operation has no value and not valid for treatment of acute posttraumatic diffuse brain swelling.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主动保留尿控结构的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在前列腺组织剥离及疗效上的差异。方法:3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HoLEP或TUPKEP手术,其中HoLEP组165例,TUPKEP组145例,术中尽最大可能保留尿道黏膜、前列腺前括约肌、前列腺被动括约肌,并尽量避免横纹括约肌(SS)等尿控结构的损伤。收集并统计学分析2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和术后各项随访指标,评估尽最大可能保留尿控结构的HoLEP和TUPKEP的整体疗效及其在前列腺组织剥离上的差异。结果:310例BPH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所切除的腺体组织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HoLEP组少于TUPKEP组(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和腺体剥离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oLEP组腺体粉碎时间要明显少于TUPKEP组切块时间(P0.05),且HoLEP组单位时间剜除效率及单位体积剜除效率更高(P0.05)。此外,HoLEP组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及其手术前后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有暂时性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其中HoLEP组26例(15.8%),TUPKEP组17例(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发热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oLEP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尿潴留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主动保留尿控结构的HoLEP与TUPKEP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二者疗效相当,但HoLEP剜除效率相对更高,止血及防止再出血效果更好,对尿控的保护程度更高,术后恢复速度也更快。因此,其在前列腺组织剥离方法上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
1995~ 2 0 0 2年 ,我们共施行 6例女性回肠新膀胱术后 4例加作悬吊术。总结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6例 ,45~ 65岁 ,平均 5 8岁。除 1例为C期 ,另 5例均为B2期多发移行上皮癌 ,术前膀胱镜检及活检排除颈部和尿道有肿瘤存在。1 2 主要方法  (1)行单纯膀胱全切术 ,横断时 ,保留颈部 0 5~ 1cm ,并将黏膜完全剥除。 (2 )距回盲部 2 0cm外 ,取长约 40~ 5 0cm长一段带血供回肠袢 ,拉至腹膜外 ,剖开后缝制成球状“新膀胱” ,输尿管按隧道法吻合 ,新膀胱正下方开口与残留的颈部吻合。 (3 )其中 4例在近端尿道旁行阴道前壁与…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局部注射肉毒素A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导致的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方法、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01-67/2005-08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12例,患者知情同意,于麻醉下行经尿道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每次剂量300U,分20个点注射。采用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观察12例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尿失禁频率、平均控尿时间、残余尿量、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并对观察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两组间的配对t检验,同时观察有无肉毒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1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前后尿失禁频率平均值、平均控尿时间平均值、初尿意膀胱容量平均值、膀胱最大容量平均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3.83&;#177;2.72)和(4.17&;#177;2.08)次/d,(0.60&;#177;0.22)和(1.42&;#177;0.40)h,(68.75&;#177;17.34]和(122.50&;#177;20.50)mL,(102.50&;#177;13.57)和(207.50&;#177;47.12)mL。P〈0.001]。②手术前后残余尿量平均值无差异(P〉0.05)。③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可明显改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控尿能力,并且无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微创、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顽固性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