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预防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中对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1月~2005年11月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64例,36例(A组)未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28例(B组)同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A组9例发生吻合口瘘,B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A、B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3 d和25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中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pAdTrack CMV CD ,与骨架载体pAdEasy 1在细菌内重组为 pAd CD ,经 2 93细胞包装、扩增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高效的CD腺病毒液 ,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观察CD基因的原位治疗及微血管形成抑制情况。结果 含CD基因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 ,包装纯化后 ,检测病毒滴度为 2× 10 11pfu/ml,体内实验显示CD基因原位转导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 腺病毒介导CD/ 5 FC自杀基因系统 ,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癌细胞 ,而且还可通过抑制移植瘤微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 ,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214例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14例手术完成顺利,术后1周内81.7%患者效果显著(41.5%痊愈,40.2%显效),17.8%有效,仅1例(0.4%)无效。术后6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136例(63.6%),随访患者中80.1%效果显著(33.1%痊愈,47.1%显效),19.1%有效,仅1例(0.7%)无效。无大出血、肛门失禁、后腹膜及盆腔感染、直肠阴道瘘等重大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套叠引起的排便梗阻综合征(OOC)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经典的Miles手术演变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技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以及新辅助治疗的应用等,在治疗效果方面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然而,直肠癌特别是腹膜反折以下的肿瘤,由于位于盆腔所限的空间内的解剖范围以及缺乏浆膜层的屏障结构等因素,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仍是结直肠外科所面临的较大挑战[2].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效果、将复发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以及出现复发后如何采取最合适的外科对策,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多变、治愈率低、易复发等,一直困扰临床治疗,随着目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创治疗更是目前的治疗热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不断成熟,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已成为可能。现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胆囊肝管型皮下通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1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病人术后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对61例直肠癌术后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30例,开腹手术31例。以每日排便次数、Vaizey评分量表、Wexner评分量表、肛管最大静息压(M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初始容量感觉阈、直肠最大耐受容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其中:腹腔镜组每日排便次数平均减少了3.67次/d,而开腹手术组则减少了1.39次/d,P0.05;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腹腔镜组增加了36.33 mmHg,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6.65 mmHg,P0.05;治疗前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腹腔镜组增加了34.90ml,而开腹手术组则增加了14.74 ml,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的保护神经,当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时,病人由于神经完好,肛门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7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行腹腔镜下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口重建,手术时长(232±73) min,出血(22±15) ml,术后住院时间(7±2)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仅1例发生无症状胆瘘。所有患者术后半年肝功恢复正常,4例患者肝内胆管恢复正常,2例患者肝内胆管回弹不良,其中...  相似文献   
18.
96例结直肠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由于医学的进步,结直肠损伤多倾向用一期修补吻合手术,术后病死率下降2%-12%,但对具体术式选择仍有争议。现就杭州市红会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结直肠损伤诊断与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癌切除的患者中,保护性造口是否对吻合口漏有预防作用.方法 153例接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中,32例行末端回肠造口(造口组),121例未行造口(未造口组);对两组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中共有8例发生临床症状的吻合口漏,发生率5.2%.包括:造口组1例(3.1%)、未造...  相似文献   
20.
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SnoN、TGF-β1、Smad2/3、APC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SnoN蛋白的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M2大鼠肾组织中SnoN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DM4组明显减少(P<0.01),至8周时减少为正常对照组的42%。DM2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Smad2/3、APC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并随病程进展而增加(P<0.01);DM4和DM8组,SnoN蛋白表达的减少与TGF-β1、Smad2/3、APC表达增多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增多,可能通过APC依赖的泛素化作用使SnoN蛋白降解,从而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