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唾液蛋白(BSP)与肺耐药蛋白(LRP)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乳腺组织及6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9、BSP与LRP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78.3%、68.3%。正常乳腺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15.0%、10.0%。二者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9、BSP与LRP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BSP与LRP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亮  戴殿禄  崔国忠  李杰  杨猛 《河北医药》2012,34(13):1939-194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及Livin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及40.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呈显著相关(P<0.05),PTE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L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0.0%及58.0%,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Livin表现高表达,而PTEN则表现低表达,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ivin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提示Livin和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能力的重要基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10例非瘤正常乳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建立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0%( 29/50),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0.0%( 8/20),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0.0%,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及ER受体状况均有显著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及Her-2状况无显著相关(P>0.05);Livin低表达组患者的3、5和10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Livin高表达组患者,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及Her-2表达5项指标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ivin的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L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的相关因素,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21例术前误诊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乳腺癌率为35.0%(21/60),因单纯乳房肿物误诊12例,因肿物伴乳腺皮肤桔皮样改变误诊4例,因乳晕下肿物伴乳头内陷误诊3例,因乳晕下肿物伴乳头溢血性液误诊2例.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极易误诊为乳腺癌,加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提高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是减少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术中及时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术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GF-β1蛋白含量变化,初步探讨TGF-β1含量与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GF-β1蛋白含量变化。并随访5年内的无瘤生存时间。研究TGF-β1浓度的变化与各项临床特征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TGF-β1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且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含量由(108.43±10.55)ng/L降至为(58.41±10.78)ng/L,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TGF-β1的含量在不同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有显著的关联,其含量越高,5年内无瘤生存时间越短。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的含量显著增高,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正相关,与5年无瘤生存时间呈负相关,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HL1和Smad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112例,分为肝转移组及无肝转移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HL1和Smad4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FHL1的阳性表达率为20.5%(23/112),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4.6%(106/112),Smad4在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16/112),96.4%(108/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肝转移组中Smad4和FHL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转移组中Smad4和FHL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FHL1及Smad4表达与肝转移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HL1及Smad4蛋白表达是结直肠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FHL1蛋白表达与Smad4呈正相关(r=0.462,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FHL1及Smad4低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钼靶显示微钙化的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对31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摄影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斜位片,判断有无微钙化,并与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C-erbB-2等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临床指标与钼靶钙化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组中微钙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微钙化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I期为对照,II期OR=1.822(95% CI 1.013~3.276),III期OR=3.646(95% CI 1.772~7.50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OR=1.761(95%CI 1.124~2.760),P〈0.05].微钙化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1.710(95%CI 1.078~2.712),P〈0.05],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 =1.597(95%CI 1.023~2.494),P〈0.05].结论 钼靶微钙化阳性患者更倾向于临床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阳性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1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比较Livin在2种乳腺癌中表达差异。结果 Livi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均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异常表达更为显著,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乳腺癌组,30例乳腺增生女性作为乳腺增生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乳腺癌患者于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与乳腺增生组对照,说明其治疗前后的浓度变化及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外周血中TGF-β1及P53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P<0.05),且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二者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有显著的关联(P<0.05),与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的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348,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且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