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谭晓虹  刘志辉  岑洪  李刚  劳永聪 《重庆医学》2011,40(36):3689-3690,3693,3783
目的探讨人类鼻咽癌(NP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32例鼻咽癌组织、5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55.30%,明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76.00%,P<0.05),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与鼻咽癌T、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hMLH1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02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癌旁组织的SATB1表达情况并分析SATB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AT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3%(146/202),在癌旁组织不表达(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ATB1有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估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中国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国内11所医院78例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B-NHL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24~76)岁,69例(88.4%)患者为Ⅲ/Ⅳ期,61例(78.2%)患者对末线治疗耐药。全组患者中位接受4(1~10)个周期苯达莫司汀治疗。全分析集中,客观缓解率为61.5(95%CI 49.8~72.3)%,完全缓解率为5.1(95%CI 1.4~12.6)%。中位随访33.6(95%CI 17.4~38.8)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3(95%CI 5.5~14.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和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8.7(95%CI 6.7~13.2)个月和25.5个月(95%CI 14.2个月~未达到)。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74.4%)、中性粒细胞减少(52.6%)、白细胞减少(39.7%)、血小板减少(29.5%)和贫血(15.4%)。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恶心(43.6%)、呕吐(33.3%)和厌食(29.5%)。多因素分析显示,苯达莫司汀治疗<4个周期是影响PF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03),既往未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是影响OS的预后不良因素(P=0.009)。结论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复发难治B-NHL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晚期胃癌预后差,化疗效果不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从多个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活动,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胃癌肠型比弥漫型HER2阳性表达率高,胃食管连接部HER2阳性表达率比胃部的高。Hercep Test评分标准可用于评估HER2表达水平。最近研究发现,部分胃癌患者存在HER2过表达是预后不良因素。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有可能是未来治疗HER2过表达胃癌的标准方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化疗疗效及血液毒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67例NHL患者外周静脉血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患者MDR1基因C3435T位点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评估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NH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化疗后血液毒性的关系。结果 (1)MDR1基因C3435T位点的CC/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在年龄、病理细胞来源、临床分期、体能状况、结外器官受累数目、化疗前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2)CC/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3)TT基因型患者4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0.05),但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NHL化疗后的缓解率无关,与NHL的临床病理特征亦无关,TT基因型患者化疗后出现4级白细胞减少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56.
57.
何莎  岑洪  谭晓虹 《肿瘤防治杂志》2014,(15):1190-119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18F-FDG PET在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可靠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18 F-FDG PET评价淋巴瘤疗效的研究。使用Meta-Disc version 1.4数据分析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局指标包括敏感性、特异性和比值比等。结果:共纳入37个研究,2 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使用PET评价淋巴瘤疗效,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敏感性为0.78,95%CI:0.74~0.81,特异性为0.91,95%CI:0.89~0.92。2)以病灶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敏感性为0.98,95%CI:0.96~0.99,特异性为0.98,95%CI:0.97~0.99。3)亚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组的敏感性为0.73,95%CI:0.66~0.80,特异性为0.96,95%CI:0.93~0.98;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组的敏感性为0.76,95%CI:0.69~0.81,特异性为0.89,95%CI:0.87~0.91。4)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OR值为40.09,95%CI:25.08~64.08,P=0.031;以病灶为观察对象的淋巴瘤组OR值为667.61,95%CI:132.99~3 351.37,P=0.03;NHL亚组OR值为56.28,95%CI:24.36~130.01,P=0.574;HL亚组OR值为34.24,95%CI为16.16~72.54,P=0.004。结论:18F-FDG PET对于淋巴瘤化疗后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NHL亚组和HL亚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NHL还是HL组,18F-FDG PET检查的准确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8.
p14ARF、p53蛋白表达与H101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状态与E1B缺陷型腺病毒治疗鼻咽癌疗效的关系,探讨E1B缺陷型腺病毒(简称H10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H101治疗的晚期鼻咽鳞癌病例进行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分析肿瘤组织p14^ARF、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H101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突变型p53和p14^ARF蛋白在36例晚期鼻咽鳞癌中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44.4%;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蛋白无缺失)患者均无治疗有效病例;突变型p53^+p14^ARF-(即p14^ARF蛋白有缺失)患者中有4例有效;结论:对于p53基因无突变的恶性肿瘤,p14ARF基因缺失可能是H101能在肿瘤细胞内有效复制并杀死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逆向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重度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5年03月间我科共收治30例(58只眼)中重度TAO患者行球后IMRT(20Gy/10F/2W),观察随访症状缓解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86.2%,急性症状缓解较快较明显,突眼病程≤6月及症状加重时间≤6月患者总体缓解率为91.8%(45/49)比病程长者高,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疗效(60.0%,6/10)差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91.3%,42/46),治疗中及治疗后随访12~70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对于急性/加重期的中重度TAO患者,IMRT是一种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部分患者复发风险高。研究表明,外周血炎症因子及其相关炎症复合指数对早期识别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评估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本文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常见的外周血炎症指标及相关炎症复合指数与弥漫大B淋巴瘤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