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偏侧PD患者(Hoehn-YahrI级)和20例年龄匹配正常对照者双侧纹状体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P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纹状体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的变化。结果PD患者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NAA/Cr比值显著低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Cho/Cr比值显著高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但PD患者患侧肢体同侧纹状体NAA/Cr和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MRS是可以为偏侧PD患者纹状体的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无创技术,有助于早期PD的诊断。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介入诊疗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一次治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21例均因脑血管病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后均需长时间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3个月)+阿司匹林肠溶片(1年)。随访3个月,假性动脉瘤均未复发,治愈率为100%,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手法压迫联合动脉压迫器治疗股动脉穿刺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颅内支架Enterprise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6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直径<3mm,体/颈比<1.5)采用Enterprise支架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5例采用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进行栓塞,1例将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弹簧圈栓塞。术后3~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结果6例全部技术成功,支架均满意到位,载瘤动脉通畅,无手术并发症;动脉瘤完全闭塞4例,闭塞95%以上2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3~6个月临床随访无再出血及脑血栓形成。结论联合使用Enterprise支架和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HCV-RN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CV感染经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SG)和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采用ELISA检测。结果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54例(87.75%)为Ⅰ型HCV感染,其中Ⅰa型4例(6.45%),Ⅰb型38例(61.27%),Ⅰc型12例(19.35%);4例(6.45%)为Ⅱa型;1例(1.63%)为混合型(Ⅰb型+Ⅱa型);2例(3.25%)为未分型。同时检测出Ⅰ型HCV感染的54例中有2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38.9%),Ⅱa型HCV感染的4例中有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25%)。Ⅰb型和Ⅱa型混合感染的1例及未分型的2例均为阴性。62例HCV感染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共22例(35.48%),其中男7例(24.14%),女15例(44.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5.67±6.75)岁明显高于阴性患者(40.21±7.5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地区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基因型分布以Ⅰb型为主。HC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与年龄及性别有明显关系,但与HCV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基因Ⅰ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可诱发自身抗体水平的升高,但它是一过性的现象,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部分自身抗体可降低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自噬的发生情况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即PKB)信号通路对其发挥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W后,采用机械性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定量分析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I/II、Beclin-1和Akt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神经元1h后给予机械性损伤,通过Westernblot来研究自噬相关分子LC3I/Ⅱ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自噬相关分子LC311于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3h表达开始逐渐增加,而Beclin-1无明显变化;p-Akt的表达于损伤后3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用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神经元,可以使损伤后神经元的自噬相关分子LC3lI和Beclin-1的表达上调。结论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可以诱导自噬发生,且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研究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α-甲基-4-羧苯基甘氨酸(MCPG)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w后,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碘化丙啶(PI)/Hoechst33342双染鉴定神经元损伤程度;加入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1mmol/L),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蛋白印迹法研究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讨论MCPG抗凋亡作用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MCPG能抑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并降低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结论 MCPG能够通过ERK1/2信号通路减轻氧糖剥夺造成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脊髓栓系的显微松解手术效果.方法 西安西京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脊髓圆锥和马尾部神经症状患儿80例.MRI显示全部病例伴有腰骶椎板缺如、脊髓低位、终丝增粗、脊髓末端占位.接受脊髓栓系松解手术(包括脊膜膨出囊和腰骶椎管内病变切除),28例患儿术中获得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对67例患儿随访.结果 患儿术后住院期内自述症状缓解或减轻者69% (55/80).大、小便异常的患儿中,术后改善者占62%(40/65);下肢感觉、运动以及发育和营养症状40例中,18例术后早期下肢感觉功能好转(45%),11例运动障碍出现改善(28%).随访时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者占79% (45/57);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较术前明显改善者占63% (22/35);术中接受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儿,比未接受监测者,自评症状改善率明显增加.结论 显微分离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是保障松解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猴模型黑质高分子量微管相关蛋白-2(HMW MAP-2)表达的变化。方法对4只恒河猴经单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猴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4只偏侧PD猴模型和2只正常猴黑质HMW MAP-2表达的变化。结果偏侧PD模型猴MPTP毁损侧的黑质的HMW MAP-2免疫活性较毁损侧对侧和正常对照猴明显降低,但MPTP毁损侧对侧的黑质的HMW MAP-2免疫活性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偏侧PD猴模型黑质的HMW MAP-2表达减少可能对黑质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水电解质紊乱的管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到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56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术后高钠血症使用生理盐水补充每日钠需要量+5%葡萄糖溶液降血钠,术后出现重度低钠血症使用3%盐水微量泵持续补钠。结果 术后出现尿崩症40例(71.4%),电解质紊乱30例(53.6%)。高钠血症患儿治疗第一天血钠波动幅度平均为(7.8±2.0)mmol/L,第二天平均为(5.9±2.2)mmol/L,控制时间平均(76.5±11.7)h。重度低钠血症患儿治疗第一天波动幅度平均为(7.7±2.0)mmol/L,第二天平均为(7.5±3.1)mmol/L,控制时间平均(89.8±14.2)h。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意识障碍、癫痫、脱髓鞘等并发症。出院时,40例尿崩症患儿的尿量得到控制,30例电解质紊乱患儿连续3次血清Na+正常。结论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稳定血清钠波动幅度,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