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DT30~36Gy/20~24F,2-2.5周(加速超分割放疗),脑单个病灶患者追加每周DT9~15Gy/6~10F,所有患者从放疗开始均口服沙利度胺20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全脑放疗15Gy/10F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一般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总有效率(CR+PR)为70.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100%(3例CR,11例PR,6例SD);口服沙利度胺时间〉6个月者中位生存期与〈6个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个月vs.6.9个月,Х^2=4.615,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和疲乏,但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养阴生血合剂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根治性放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放疗前3天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周服用养阴生血合剂,对照组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出现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体重、血红蛋白及感染情况,并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分级标准和数字评估(NRS)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等级。结果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但治疗组出现黏膜损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口腔黏膜Ⅲ、Ⅳ级损伤例数和中、重度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重减轻、血红蛋白减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生血合剂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降低其损伤程度并能缓解患者口腔疼痛。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胸部放疗科行SIB-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 78例,其中,ⅢA期45例,ⅢB期33例.处方剂量为PTV 50.4 ~64.0 Gy/28 ~33次,单次剂量为1.8~2.1 Gy;IGTV为60.0 ~ 74.3 Gy/28 ~ 33次,单次剂量为2.0~2.5 Gy.主要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ORR)、局部控制率(LCR)、总生存率(O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及3级及以上食管和肺损伤.结果 78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根治性放疗,IGTV剂量≥60 Gy.67例(85.9%)患者接受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第三代细胞毒药物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其中17例(21.8%)为同步放化疗,50例(64.1%)为序贯放化疗.全组ORR为69.2%,其中CR 11例(14.1%),PR 43例(55.1%),SD 22例(28.2%),PD 2例(2.6%).截至2012年10月,失访6例,随访率92.3%.72例可随访患者中已死亡50例,22例存活.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4%、54.7%、28.6%,中位PFS为15.3个月(2.3 ~46.8个月),中位OS为27.3个月(5.8 ~49.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7%、27.6%、21.1%;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56.6%、30.3%.在同步放化疗与非同步放化疗亚组中,中位OS分别为32.8个月和24.1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73.7%、47.3%和83.0%、50.5%、23.9%(x2=3.946,P<0.05).全组共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59例(75.6%),治疗相关性肺损伤(TRP)21例(26.9%),其中3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损伤19例(24.4%),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损伤9例(11.5%).随访1年后,2例(2.6%)出现晚期3级肺损伤,食管无3级及以上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SIB-IMRT照射技术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后行全乳大分割照射并瘤床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简称HF-SIB-IMRT)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共纳入60例早期浸润性导管乳腺腺癌(T1~T2N0M0期)行保乳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F-SIB-IMRT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0例)。术后放疗方案:HF-SIB-IMRT组为全乳腺照射同步行瘤床区推量照射,总疗程24 d。常规放疗组为全乳腺照射后序贯瘤床区局部加量照射,总疗程44 d。比较2组的局部控制率,美容效果,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 随访1.5年,2组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均为100%。HF-SIB-IMRT组和常规放疗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6个月美容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2级急性不良反应、晚期皮肤/皮下组织的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全乳大分割照射并瘤床区同步加量放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并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可缩短术后放疗总疗程时间是其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45.
疤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深部X线与电子线(β射线)两种射线对疤痕疙瘩术后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科1988年-1998年收治的362例深部X线治疗患与1998年-2000年6月份收治的87例电子线(β射线)治疗患,均经手术切除。深部X线组:在手术拆线后经深部X射线治疗,剂量200cGy/次,2-3次/周,DT2000cGy。复发患给予同等剂量放射。电子线(β射线)组:在术后半小时至7天开始给予高能电子束6MeV 治疗,剂量200-500cGy/次,连续照射。DT1000-2000cGy复发患给予1000-2000cGy。结果 深部X线治愈率是82.9%,电子线(β射线)治愈率是85.1%,两的治疗效果经卡方检验无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后放射治疗是治愈疤痕疙瘩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导致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方法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56例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三维适形计划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食管损伤。结果56例NSCLC中,共发生急性食管炎24例,Ⅰ级14例、Ⅱ级5例、Ⅲ级5例。后期食管反应7例,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4例。相关分析显示与急性食管炎相关的因素有食管V50、食管所受平均剂量、同期化疗;与后期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有肿瘤GTV,大分割照射,急性食管炎。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化疗、食管V50(OR值分别为2.990,1.041)。后期食管反应影响因素为肿瘤GTV,食管NTCP(OR值分别为3.839,2.465)。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检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后期食管反应与生存率均无关(P=0.621;P=0.545)。结论NSCLC放射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化学治疗以及食管V。是引起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肿瘤GTV和食管NTCP是引起后期放射性食管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经长期随访后的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238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经长期随访后分析全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模式,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患者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 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结果全组238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2.0%。中位随访46.1个月, 96例(40.3%)出现肿瘤进展, 其中局部区域复发25例(10.5%), 远处转移61例(25.6%), 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0例(4.2%)。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64.7、49.9个月, 3、5、7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0.0%、52.8%、36.4%和63.5%、42.5%、30.0%。3、5、7年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0%、71.4%、61.2%和70.6%、55.9%、43.0%。与非pCR患者相比, pCR患者的总进展率和远处转移率均较低(26.0%∶50.7%和16.0%∶32.6%,...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经长期随访后的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238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长期随访后分析全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模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全组患者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结果全组238例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42.0%。中位随访46.1个月,96例(40.3%)出现肿瘤进展,其中局部区域复发25例(10.5%),远处转移61例(25.6%),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0例(4.2%)。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64.7、49.9个月,3、5、7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70.0%、52.8%、36.4%和63.5%、42.5%、30.0%。3、5、7年无局部区域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0%、71.4%、61.2%和70.6%、55.9%、43.0%。与非pCR患者相比,pCR患者的总进展率和远处转移率均较低(26.0%∶50.7%和16.0%∶32.6%,P<0.001)。pCR组3、5、7年OS率(83.0%∶60.2%、69.7%∶41.7%、50.4%∶27.7%,P<0.001),3、5、7年DFS率(80.4%∶51.4%、63.9%∶31.2%、45.9%∶20.3%,P<0.001)均显著优于非pCR组。结论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后主要失败模式,术后pCR者可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