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miR-42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 方法 试验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6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rmhTNF组(rmhTNF组)40例,单纯化疗组24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给药;多柔比星40 mg/m2,第1天给药;丝裂霉素 6 mg/m2,第1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rmhTNF组第1~7、11~17天另行肌内注射rmhTNF 400万U/m2。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好转(M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临床受益率=(CR+ PR+MR+SD)/总例数×100%;并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比较。毒性反应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估。 结果 单纯化疗组2例未完成2个周期治疗中途退出,其余62例按计划完成试验,可评价疗效;64例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有效率rmhTNF组为17.5%(7/40),单纯化疗组为4.5% (1/2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临床受益率rmhTNF组为80.0%(32/40),单纯化疗组为54.5%(1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rmhTNF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为87.2±7.5,高于治疗前的83.0±7.9(P =0.001);单纯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为84.1±8.0,治疗后为83.2±7.8);两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9)。rmhTNF肌内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注射局部疼痛、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畏冷寒战、骨肌肉疼痛、发热、感冒样症状等,但程度较轻,患者均可耐受。 结论 rmhTNF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rmhTNF局部肌内注射给药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2.
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该术式无法保留肛门,需永久结肠造口。近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成为研究热点,其可实现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根治并保留肛门。当前,低位直肠癌的ISR保肛术式多样。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开创了新的时代。该文综述不同入路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进展,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保肛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3.
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是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新辅助放化疗技术的应用,该术式在欧美及我国已较少开展。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主要来自日本及韩国等国家。而该术式对于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及改善病人远期生存是否有意义,尤其是预防性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作用,尚存在争议。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仍有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目前多主张应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而对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赖于影像学的精确判断。该术式虽是创伤较大的手术,但其目前仍是直肠癌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个体化选择病人并结合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食管浸润≤3 cm)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 对251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施行D2或D2+的全胃切除术,其中经腹部正中切口组(the transabdominal approach,TA组)128例,经左胸腹联合切口组(the left thoracoabdominal approach,LTA组)123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远段食管切除长度、上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术后3、5年总体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A组和LTA组的术后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5%、39.0%和54.9%、31.9%,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A组的远段食管切除长度较TA组稍长(5.6±1.1) cm比(5.4±1.1)cm,但两组手术的切缘癌残留率为1.6%(LTA组)比3.1%(T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组手术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23.4±8.7)枚,与LTA组的(23.7±8.4)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在手术时间(227±24)min、术中出血量(270±78) ml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3.3%)和病死率(1.6%)方面均明显优于LTA组[(261±32) min、(342±59)ml,26.8%和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食管浸润≤3 cm)患者,经腹部正中切口行全胃切除术(D2或D2+淋巴结切除术)可达到良好的根治目的,且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65.
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短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中间人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对61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中间人路D3淋巴结廓清手术,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LARH组)29例,传统开腹手术(ORH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 LARH组和ORH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9±3.8)枚和(15.4±3.6)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H组手术时间[(214.4±37.9)min]显著长于ORH组[(193.3±28.8)min,P=0.016],但术中出血量[(83.4±38.0)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44.6±20.8)h]、进流质时间[(32.5±10.6)h]、住院时间[(11.2±2.2)d]均显著少于ORH组[(192.7±43.6)ml、(70.4±80.0)h、(59.7±10.4)h和(13.8±2.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RH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4%,ORH组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可达到与开腹相当的根治切除效果,技术上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6.
61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意义及消化道重建的最佳术式。方法:总结分析我科61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及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随访580例,随访率94.3%。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4%、45.3%、32.5%。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07例,姑息性切除术108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48.9%与5.9%,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对比同期近侧胃大部切除术466例5年生存率20.2%,全胃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P<0.05)。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手术死亡率为2.9%。消化道重建术式采用空场原位间置代胃术,对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除皮革样胃癌、胃体癌、多原发癌以及残胃癌应行全胃切除术外,贲门区癌无论早、晚期,只要一般条件许可,应常规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生存期。消化道重建术采用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XELOX)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8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XELOX方案治疗的情况,卡培他滨1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6 h,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结果 28例患者共进行152个周期化疗,中位数4个周期(2~10个周期),部分缓解12例,稳定11例,进展5例,有效率4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4个月(2~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4~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35个月),1年生存率为60.7%(17/28),2年生存率为17.9%(5/28).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神经系统毒性、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无明显肾毒性和心脏毒性,未发生因化疗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 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与四氢叶酸钙(Leucovorin,CF)组成IFL方案治疗晚期耐药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3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晚期耐药胃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艾力)联合5-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治疗的情况,艾力100 mg/m2,静滴,第1天;四氢叶酸钙100mg/m2,静滴,第1~5天;氟尿嘧啶300 mg/m2,静滴,第1~5天,21 d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按照WHO标准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2例,进展(PD)1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24.2%(8/33),临床肿瘤控制率(tumor control rate,TCR)为60.6%(20/33)。主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及骨髓抑制等,而肝功能异常、口腔黏膜炎、发热等较轻,无明显肾毒性和心脏毒性,未发生因化疗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伊立替康(艾力)联合氟尿嘧啶与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耐药胃癌安全有效,且适合我国社会与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Ⅰ~Ⅱ期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肝转移率, 提高早期直肠癌的术后生存率.方法 Ⅰ~Ⅱ期直肠癌术后并异时性肝转移病例92例,建立数据库.选择TMN分期、组织类型、癌胚抗原、血管侵袭、手术方式、直肠系膜环周切缘等临床病理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筛选出肝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建立预警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有:血管侵袭、组织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肠壁内浸润深度、TMN分期、肠腔内浸润范围、术后辅助治疗、直肠系膜环周切缘、微血管密度、组织学分级;而性别、年龄、癌胚抗原、手术方式则与肝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组织类型、血管侵袭、肠壁内浸润深度、术后辅助治疗、微血管密度、直肠系膜环周切缘是影响肝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早期直肠癌患者病理类型为高度恶性潜能、T4分期、微血管密度升高、有血管侵袭者或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者易发生肝转移,术后应予严密随访,进行个体化辅助治疗,以降低肝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问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57例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中1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5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其中肝转移灶行解剖型切除5例,不规则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发生.肝切除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53.3%、26.7%.中位无病生存期27个月.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率86.7%,其中残余肝转移12例,肝外转移1例.结论 局限的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选择行转移灶切除是安全的,并可获得较长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