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如果发生外渗可导致严重化疗并发症,本文阐述了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的机制、原因、临床表现及诊疗,重点介绍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漏的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针对蒽环类药物外渗漏解毒剂的介绍,并讨论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32P-玻璃微球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同期患者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采用^32P-玻璃微球十栓塞化疗;对照组采用栓塞化疗。2组病例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疗效有效率:观察组13例(68.496),对照组6例(31.696),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观察组14个月,对照组10个月,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发生与^32P-玻璃微球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32P-玻璃微球在治疗中晚期肝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疗效;其与介入栓塞化疗结合可以明显增效,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33.
粘着斑激酶反义寡核苷酸与胃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AKcDNA序列设计合成与FAKmRNA碱基序列互补的FAK反义寡核苷酸,导入BGC-823胃癌细胞,通过MTT比色法、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细胞周期及电镜等方法,检测FAK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结果示:①胃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②细胞内P125蛋白和FAK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③经FAK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后BGC-823胃癌细胞发生凋亡,FCM普上可见明显的凋亡峰,电镜观察呈现凋亡早期形态改变,认为FAK反义寡核甘酸导入BGC-823胃癌细胞后,使BGC-823胃癌细胞FAKmPNA及P12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抑制PGC-823胃癌细胞增列,同时诱导BGC-823胃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1G/2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福建地区胃癌人群生存及器官转移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对102例完整随访的胃癌患者采用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方法进行MMP-1基因1G/2G多态性的基因型鉴定,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别,以及与胃癌预后及随访过程中器官转移部位的潜在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等计算。结果:胃癌人群中MMP-1基因1G/2G多态性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G/1G(15,14.7%),1G/2G(48,47.1%)和2G/2G(39,38.2%);与含1G基因型相比,2G/2G等位基因型携带者的生存率出现非显著性下降趋势,P=0.075;携带2G纯合等位基因型的胃癌患者随访中发生肝脏转移的机会明显加大,P=0.013。结论:MMP-1基因2G/2G基因型可能是影响福建地区胃癌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子之一,携带2G纯合等位基因型可能是发生肝脏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仍然限于临床研究,其原因是腹腔镜TME难度大、直肠末端裸化困难及难以保证远切端切缘阴性,在肥胖及盆腔小的患者中尤为明显。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腹腔镜TME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TME的难点和争议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腹腔镜TME的认识。  相似文献   
36.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37.
残胃复发癌外科治疗的探讨(17例报告)官国先,张祥福,冯玉满,吴天金关键词:残胃复发癌,再手术胃癌术后5年内残胃又发生癌肿.且癌中心距切缘1.0cm以内,谓之残胃复发癌。我科自1981年3月~1992年12月间共行胃癌手术1281例,其中17例为残胃...  相似文献   
38.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对1972年至1998年间20例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左、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3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7例;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探查并行小肠造瘘术2例。本组食管癌切除率为90.0%(18/20)。总并发症为30.0%(6/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4.3%和36.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选择手术方式。胸上段癌采用移植结肠代食管术,胸中、下段癌采用残胃及小肠代食管术,胸下段癌采用选择性小肠代食管术,其方法较为合理。残胃、脾、胰体尾移植入左胸内、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可供临床作为一种新术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9.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并逐步得到普及。由于右半结肠复杂的血管解剖变异,导致术中易于出血,特别是实施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和彻底D3淋巴结清扫的难度较大,为此,我们需要从患者的合理选择、规范的术前分期、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手术质量及病理标本质量控制等方面加深认识,以不断提高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40.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疗法,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姑息疗法。同时也使这类患者或位于肝门区或紧贴大血管的肝癌瘤体缩小或局限后从而获得二步切除的机会。本文报告从1990年2月至1992年1月53例中晚期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肿瘤缩小后,15例予以成功切除,现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经AFP、酶学(AKP、γ-GT、LDH及同功酶)、B超、CT和ECT等检查证实肝肿瘤巨大、较晚期、左右肝均有多发性病灶或因肿瘤位于肝门区或紧贴大血管。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32~64岁,平均为45岁。病变位于右半肝7例,中肝4例,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