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1例非心脏手术中,在体外循环下行左侧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根治术3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2例,气管肿瘤切除2例,布加综合症根治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结果11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11例均获随访,平均6~36个月。1例肺癌存活IOA后死亡,另2例肺癌术后13及15个月仍存活,2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患者恢复正常工作,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分别存活13及15个月,2例布加综合症根治术患者术后已6月余仍存活。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为某些重症、疑难病人提供了重要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22.
背景:已经证实应用维甲酸和双丁酰环磷酸腺苷作为诱导剂,可以在体外建立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的模型.目的:尝试应用维甲酸和双丁酰环磷酸腺苷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评价其作为血管壁种子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体外诱导细胞学实验,于2006-05/2007-12在北京协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和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杂种犬10只,雌雄不拘,用于取骨髓.方法:骨髓穿刺法获取犬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生长的方式提取单个核细胞;取第2~4代细胞,用含维甲酸和双丁酰环磷酸腺苷的培养液诱导、分化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主要观察指标: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β肌动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苷诱导2周后细胞融合成片形成峰谷样外观,β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透射电镜显示胞浆内可见肌丝形成,表现出比较原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特点.结论:维甲酸和双丁酰环磷酸腺营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具有平滑肌细胞特性的细胞,将其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种子细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治疗创伤性膈疝 6例。其发病机理与胸腹部直接或间接损伤以及手术损伤有关 ,如腹腔内脏器未进入胸腔 ,则诊断困难 ,如进入胸腔则与血气胸、肺不张等的鉴别很重要 ,手术采用经胸径路 ,效果好。  相似文献   
2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在动物体外构建初级组织工程化血管、体内强化的方法,探讨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的DMEM-LG培养液和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培养液诱导BMSC分别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免疫荧光观察平滑肌样细胞β肌动蛋白的表达和内皮样细胞vWF的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诱导的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种植于胶原包埋聚乙醇酸(PGA)的复合支架表面,将细胞和支架复合体种植于动物皮下,于植入后第4、8周再次麻醉动物,取出植入皮下的组织工程化血管,行组织学检查、压力实验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诱导14 d后,BMSC能够分化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β肌动蛋白和vWF呈阳性表达,电镜证实细胞出现了相应的形态学改变.人工血管组织学观察见管壁结构清晰.单纯支架组可承受100~150 mm Hg(1mm Hg=0.133 kPa)的血管腔内压力,实验组则均可承受200mm Hg的血管腔内压力不破裂.实验组皮下培养8周Brdu标记细胞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部分细胞核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结论以动物皮下为生物反应器可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血管,其大体结构和天然血管相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了29例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病例,施行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手术切除肺癌,包括楔形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术5例,袖状成形肺上叶切除24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楔形成形术后发生吻合处肉芽增生1例。结论 袖状支气管成形肺上叶切除是治疗位于或侵及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的肺上叶中央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理想术式,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可以安全地用于支气管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26.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一种复杂而少见的先天畸形,常伴有食管气管瘘,其发病率为0.002%~0.003%,围产期死亡率较高[1].我院1996~2005年共诊断先天性食道闭锁16例,其中手术治疗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12例均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将残胃或连同脾脏、胰尾移于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弓下吻合4例;手工吻合2例,器械吻合10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和手术早期死亡.结论:采用将残胃或连同脾脏和胰尾移入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可增加残胃上移高度,保证食管残胃的无张力吻合.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根治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单腔或双腔管气管插管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4例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A组使用双腔气管导管,B组使用单腔气管导管,观察各组手术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切断右胸交感神经时(T3)、膨肺时(T4)、左侧手术开始时(T5)、切断左胸交感神经时(T6)、另一侧膨肺时(T7)、术毕(T8)等时点SBP、DBP、MAP、HR、ECG、SPO2和P ETCO2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顺利,在T8时心率下降明显,与T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T7时血压明显下降,与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术中ECG、SPO2和PETCO2无明显变化.结论 单腔和双腔气管插管虽然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两者均可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29.
完善临床专业研究生复试考核方法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复试环节中,在对考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强化对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择优录取。通过维护复试工作的权威性、严格复试工作的程序和完善复试工作的监督机制三个环节来保证复试的公平与公正。我校经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下行心包囊肿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电视胸腔镜下行心包囊肿切除术14例。根据心包囊肿位置,分别做一照明孔和一操作孔;经操作孔分离胸腔内粘连,钝性加锐性分离心包囊肿。切除心包囊肿后从操作孔取出。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电视胸腔镜下心包囊肿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其中4例因囊肿巨大,加用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本组手术时间(49.5±17.0)min,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22.4±8.6)h,住院时间(6.43±1.84)d。术后无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随访1~65个月,均未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心包囊肿切除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