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背景与目的:PALB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乳腺痛易感基因,其多个遗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关,本研究探讨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在福建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和101例健康女性进行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 PCR扩增,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法鉴定其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分布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危险度(OR)及95%CI.结果: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以rs249954的CC基因型、rs447529 CC基因型及rs16940342 AA基因型为参照,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其他基因型,均未能显著改变乳腺癌的发病危险(P>0.05).各基因型风险比分别为1.061(rs249954 TT vs CC),0.793(rs447529 GG vs CC)以及0.921(rs16940342 GG vs AA).结论:PALB2基因rs249954、rs447529及rs16940342多态性可能与福建地区汉族人群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作为低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位点和未来临床基因筛查的候选指标尚需谨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Ferroprotin1的表达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Ferroprotin1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和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潜在关系.结果 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中,Ferroprotin1高表达者为37例(37/100,37%),高于癌组织的24例(24/100,24%),x2=3.986,P=0.046.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Ferroprotin1低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分别为36/40( 90%),4/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TNM分期中,Ferroprotin1低表达组在Ⅱ期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其中Ⅲ期为44/57(77.2%),Ⅳ期为17/18(94.4%),P=0.05;未发现组织分级、肿瘤大小、激素受体表达、HER2表达情况及组织类型与Ferroprotin1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发现,Ferroprotin1低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4.1个月;Ferroprotin1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9,P=0.591).结论 Ferroprotin1是促进乳腺癌发生的潜在因素;Ferroprotin 1表达促进淋巴结转移,增加侵袭性,伴随较晚分期,是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但可能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的频发突变5589del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中国大陆乳腺癌人群中是否存在BRCAI/2基因突变的“热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全国4个乳腺癌医疗中心的177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426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根据前期研究中已发现的BRCAI/2基因突变位点,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DNA测序技术对这些患者进行已知位点的突变检测。结果在前期研究的7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本研究的177例患者(共247例)中,共发现3例BRCAl5589del8突变的携带者,在426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也发现了2例BRCAl5589del8突变的携带者。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显示这5例患者具有相近甚至相同的单倍型。结论BRCAl5589del8突变是中国人群中BRCAl基因的频发突变,它是否是中国人群中的“始祖突变”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5.
MMP-1基因1G/2G 多态性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屏障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本研究探讨MMP-1基因1G/2G多态性在胃癌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方法,对102例胃癌患者进行MMP-1基因1G/2G多态性的基因型分析,比较基因型分布和胃癌组织浸润转移等侵袭性指标的关系。结果:MMP-1基因1G/2G多态的1G/1G、1G/2G和2G/2G基因型在胃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14.7%)、48(47.1%)、39(38.2%);1G/2G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程度(N1VSN2+N3)显著相关(P=0.013);与1G/1G纯合子基因型相比,携带2G等位基因型的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更严重(P〈0.05)。1G/2G基因型分布与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分级及胃壁浸润深度(T1+T2 vs T3+T4),临床病期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MMP-1基因1G/2G多态性与胃癌的侵袭性有关,携带2G等位基因可能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6.
乳腺癌是可遗传的肿瘤,特别是遗传倾向乳腺癌和遗传背景密切相关;鉴定高外显易感基因的突变或低外显易感基因的多态性位点是目前乳腺癌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近年来乳腺癌易感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及基因变异的筛查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miR-34a在乳腺癌复发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88例乳腺癌患者均施行改良根治术,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原发肿瘤蜡块提取的microRNA进行miR-34a表达水平的测定,配对t检验比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iR-34a的水平差异,Mann Whitney-U非参数检验比较miR-34a表达水平和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计算,多因素统计分析采用Cox回归.结果 相比癌旁正常组织,在癌组织中miR-34a表达明显下调(P<0.001),在组织学高分级的乳腺癌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低分级的乳腺癌(P=0.024);在随访中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复发的乳腺癌(P =0.008).miR-34a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ER/PR表达、HER2状态、脉管瘤栓、组织学类型、肿瘤病理分期及月经状态等未见明显关联(P>0.05).以中位值2-△Ct =0.117为截断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miR-34a高表达患者其乳腺癌无复发生存率(P =0.026)及总生存率(P=0.019)均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结论 miR-34a可促进组织分化,其表达下调增加肿瘤复发,可做为乳腺癌侵袭潜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