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11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23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3篇 |
儿科学 | 99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458篇 |
口腔科学 | 78篇 |
临床医学 | 1421篇 |
内科学 | 695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53篇 |
特种医学 | 54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92篇 |
综合类 | 2308篇 |
预防医学 | 1020篇 |
眼科学 | 62篇 |
药学 | 1060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1015篇 |
肿瘤学 | 1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242篇 |
2022年 | 326篇 |
2021年 | 354篇 |
2020年 | 230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435篇 |
2013年 | 390篇 |
2012年 | 514篇 |
2011年 | 591篇 |
2010年 | 552篇 |
2009年 | 493篇 |
2008年 | 467篇 |
2007年 | 431篇 |
2006年 | 380篇 |
2005年 | 338篇 |
2004年 | 328篇 |
2003年 | 290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200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66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132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83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8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究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细胞凋亡及血管新生异常与miR-155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行清宫术后的孕妇的标本64例,其中URSA患者38例,剩余26例,将64例患者按照是否为URSA患者分为两组,即URSA组、对照组.对miR-155的表达量与细胞凋亡分子Bcl-2、Bcl-xl及血管新生分子VEGF、HIF-1α、sFlt-1的表达量记录,并与miR-155的表达量进行对比.结果:miR-155的表达量与细胞凋亡分子Bcl-2、Bcl-xl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血管新生分子VEGF、HIF-1α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sFlt-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且两组患者的miR-155、Bcl-2、Bcl-xl的表达量不同,URS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URSA组miR-155、VEGF、HIF-1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Flt-1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URSA绒毛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及血管新生与miR-155存在关系,且miR-155的表达量下降则会导致绒毛组织中的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综合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关于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检索时间为1995-01—2016-10间。采用Meta-disc 1.4系统分析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对诊断效率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章,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合并敏感度为0.89(95%CI:0.83~0.93),合并特异度为0.88(95%CI:0.82~0.92),合并阳性似然比为6.79(95%CI:4.63~9.98),合并阴性似然比0.15(95%CI:0.09~0.22),合并诊断优势比为52.29(95%CI:27.16~100.7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的数值为0.9384。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3.
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ASA Ⅰ或Ⅱ级,根据舒芬太尼靶控浓度,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为0.4 ng/ml,Ⅱ组为0.5 ng/ml,Ⅲ组为0.6 n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插管时(T3)、插管后1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MAP、HR、射血分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MAP、HR、SI、CI、SVRI、ACI在T1、T2、T3、T5时点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时点,MAP工组与Ⅱ、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 Ⅰ组较Ⅲ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SI、ACI Ⅲ组较Ⅰ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CI、SVRI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各时点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组靶控浓度的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均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不同的靶控浓度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程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4.
笔者采用低效延时每日透析的方法救治扩张型心肌病并急性。肾衰竭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特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特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经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脂肪肿物。结果:5例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例,好转2例,1例无改善。结论:MRI和CT有助于确诊本病,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6.
关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老龄人群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其中肾衰竭已对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本文阐述了"高龄化"和"急危重症化"趋势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风险因素,以及降低老年透析患者病死率的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科行微创封堵治疗88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1.6~24.0(6.8±7.5)岁。随访其术后3、6、12个月的心脏彩色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经胸微创封堵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5(6.8±2.3)个月,随访率为92.0%,心脏彩色超声均见封堵器固定良好,未见残余分流、瓣膜反流、血栓等并发症,心脏均有所减小,射血分数均55%,心功能(NYHA)分级全部为Ⅰ级。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安全、有效,技术日臻成熟,短、中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仍需开展多中心的远期疗效的随访与评估。 相似文献
139.
64排螺旋CT多层灌注成像对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的64排螺旋CT(64MD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TDC)及诸参数与肿瘤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CEA等的关系。方法对33例CRC患者进行64MDCT多层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所选层面靶动脉、靶静脉及肿瘤感兴趣区(ROI)的TDC。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肿瘤按TNM分期,TDC根据形态进行分型。对CT灌注参数与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CEA等诸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C的TDC分为5种类型,TNM分期中各期的TDC可表现为5型中的一种或多种。CRC的灌注参数在各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MTT与浆膜浸润有关(t=2.63和-2.24,P=0.0137和0.0331),Bv与肿瘤大小存在正相关(r=0.41,P=0.02),BF、MTT与肿瘤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CEA等均无关(P〉0.05)。结论MDCT多层灌注成像可反映CRC的血流灌注状况.可能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观察术中高渗氯化钠羟乙摹淀粉40注射液(HSS40)对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小板活化分子CD41影响.方法 将7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输血组(A组)38例、HSS40组(B组)38例.于麻醉前1 h、术后1、3、7 d抽取外周血,细胞检测仪检测CD56和CD41含量;以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 组间比较:CD56术后第3、7天B组高于A组,差异显著(25.560±11.026比15.648±6.729;29.040±10.221比15.035±6.758,P<0.01),NK细胞活性术后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39±6.994比15.307±5.107,P<0.05);CD4,术后l d B组明显低于A组(7.740 4-4.101比10.752 4-5.493,P<0.01).组内比较:A组术后第3天NK细胞活性下降(P<0.05),术后第7天下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第7天NK细胞活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术后第3天有所上升(P<0.05),术后第7天上升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D41术后1~7 d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 手术和输血可导致术后NK细胞活性降低,血小板CD41含量明显升高,术中输注HSS40,术后NK细胞活性及数目不同程度升高,且降低血小板CD41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