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与单纯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探讨电针的应用是否增加了针刺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8例)应用传统针刺治疗,电针组(37例)在针刺组的基础上在环跳穴和阳陵泉穴加电针。结果:5次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针刺组治愈率为13.16%,电针组治愈率为64.86%。结论:电针能明显增加针刺的镇痛作用,缩短针刺镇痛的疗程。  相似文献   
22.
不同强度、不同频度电针对慢性痛大鼠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比不同强度、不同频度电针的镇痛效应。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0)、1 mA电针组(n=30)和5 mA电针组(n=30),后两组又各分为每天1次(1 t/d)、隔2日1次(1 t/3 d)和每周1次(1 t/w)组,每组各10例。于鼠右侧臀部分离坐骨神经后,在该神经分叉的近心端松松做4个结扎,造成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疼痛模型。手术后5 d开始用辐射热测痛仪的光源分别照射大鼠两侧足底部,测定大鼠双侧缩腿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用患-健侧PWL的差值作为疼痛反应的变化值。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通电刺激30 min,频率为2/15 Hz,不同组的强度分别为1 mA和5 mA;3个电针组每天、每3 d和每周各电针1次。结果:①当用1 mA的刺激强度时,与模型对照组比,3个电针组从电针后第1天(第1次电针)起各组PWL的差值均明显减低(P<0.05);3个电针组之间比,1 t/3 d组和1 t/w组PWL的差值明显高于1 t/d组(P<0.05),说明3种频度的电针都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1 t/d的镇痛效果最佳。②采用5 mA电针时,与模型组比,1 t/d组和1 t/w组第1次电针至第21天,PWL的差值也明显减低(P<0.05),说明较高强度的电针治疗,每天和每周各1次的治疗频度亦表现出有良好的镇痛效应;而1 t/3 d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③给予1 t/d和1 t/3 d电针治疗频度,1 mA和5 mA刺激强度的镇痛效应比较,前者PWL的差值降低明显较快(P<0.05),而每周1次两种强度电针的PWL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大鼠CCI模型上给予1 t/d和1 t/3 d的治疗频度时,低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高强度电针;每周1次治疗时,1 mA和5 mA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大鼠上,1)1 mA和5 mA两种强度的电针都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低强度电针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高强度电针;2)低强度电针时,每天1次、隔2日1次和每周1次等3种治疗频度比较,每天1次治疗的镇痛效果最好,而较高强度电针时,每天1次、每周1次治疗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3.
多数学者认为,骨骼发育状况是分析青春生长突增期(又称青春生长进发期)较准确的评价指标,骨骼定性改变的估计是分析儿童生长发育成熟度最常用和最准确的方法。在正畸临床中,多采用拍摄X线手腕骨片作为青春生长突增指标,来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程度。而作为某些口腔专科医院和基层单位及口腔门诊部,受医院设备条件和  相似文献   
24.
BIS对颅脑损伤术后昏迷病人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IS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通过较直观的数值反映昏迷病人的预后.方法:随机选择3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性别、年龄无差异.分别于麻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不同时段监测并记录BIS值,做BIS值与GCS、GOS统计处理.结果:手术前与手术后BIS有明显差异,手术可提高BIS值.结论:BIS值与昏迷病人预后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功能锻炼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160例。结果:159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病人术中死亡。结论:加强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根据病情采取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利于病人恢复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血燥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自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燥型银屑病40例。结果:4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血燥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将62例中、重度失眠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电针组,针刺组单纯应用针刺治疗,电针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在印堂-神庭穴加以电针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针刺组和电针组患者的失眠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电针组治愈率为34.38%,针刺组治愈率为13.33%,电针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结论:电针的应用能明显提高失眠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29.
在日本接受针刺治疗的多为慢性疼痛的患者,疼痛是影响生活质量(QOL)的主要因素,而针刺镇痛作用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以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健康量表)探讨了针刺疗法改善QOL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群体感应现象是近年来微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对群体感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群体感应抑制剂相继涌现。虚拟筛选是基于小分子数据库开展的活性化合物筛选手段,是寻找先导化合物、发现药物构效关系、优化药物设计、发现药物作用靶标的有效方法。虚拟筛选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将该技术应用于筛选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依据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种类,综述目前应用虚拟筛选技术筛查天然产物来源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