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筛查潜在的小分子量低丰度的HCC血清相关候选蛋白,为肝癌复杂病理机制的全面阐明、理想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发现提供新思路.方法 分别收集81例伴有HBV感染和肝硬化背景的HCC患者血清,43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WCX2)介质结合SELDI-TOF-MS对患者血清蛋白谱进行检测,并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生成的蛋白指纹峰分别进行差异归类比较,然后采用消减差异分析确定HCC特异相关候选蛋白.标本检测前,对芯片检测系统的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同一标本同一芯片内强度CV为17.46%,m/z平均CV为0.024%,不同芯片间强度CV为17.74%,m/z平均CV为0.024%.将信噪比大于5,且超过20%标本具有的蛋白峰认定为有意义峰,在2 000~30 000 m/z范围内,共有128个蛋白指纹峰被确认.HCC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峰的差异比较分析显示,87个差异蛋白指纹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强度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指纹峰有45个,在HCC患者血清中2倍上调的15个,2倍下调的30个.从HCC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蛋白指纹峰的差异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指纹峰52个(P<0.05),其中强度相差2倍以上的蛋白指纹峰有9个,HCC患者血清中2倍上调的2个,2倍下调的7个.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峰的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指纹峰79个(P<0.05),其中强度相差2倍以上的蛋白指纹峰有28个,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2倍上调的17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倍上调的11个.经消减差异分析筛查,确定在HCC患者血清下调表达的5个公共差异蛋白(2 870、3 941、2 688、3 165、5 483 m/z)及在肝硬化和HCC血清均上调表达的2个公共差异蛋白(3 588、2 017 m/z),但蛋白2 017 m/z在HCC与健康人比较的本所前期工作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背景产生的非特异分泌蛋白的干扰,经消减分析被部分消除,获得的6个血清公共差异蛋白(2 870、3 941、2 688、3 165、5 483、3 588 m/z)在反映HCC病理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且有望成为HCC诊断中新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检测类固醇合成酶CYP11B1和CYP17在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SCS)、正常肾上腺皮质(NA)、肾上腺无功能瘤(NFA)及皮质醇分泌瘤(CPA)中的表达,探讨SCS的分泌状态是否与类固醇合成酶的表达相关。方法 提取20例CPA、6例SCS、15例NFA、8例NA的组织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P17、CYP11B1mRNA及蛋白在不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二者表达的差异,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YP17、CYP11B1mRNA及蛋白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二者在CPA中高表达,在SCS中表达稍高于NA和NFA (P<0.05)。二者在CPA中的表达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与ACTH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腺瘤中高表达的CYP11B1和CYP17可能与患者皮质醇分泌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VK2对MHCC97H细胞在生长、黏附、侵袭、凋亡以及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体外细胞黏附及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Annexin V-FITC Apoptosis Detection K和Caspase-3 Fluorescent Assay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及Caspase-3活性.结果 当VK2浓度从10-7mol/L增加到10-4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由12.5%增加到59.7%(P<0.01).VK2对细胞的黏附抑制能力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100μmol/L的VK2作用细胞3 h后,细胞对Fibronectin黏附抑制率为69.9%.作用48 h后,细胞侵袭抑制率为65.5%(P<0.01);作用6 h后,细胞凋亡率为(28.5±1.6)%,与此同时,细胞Caspase-3活性为(226.0±6.4),与对照组(92.0±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先加入Caspase-3抑制剂(Z-VAD-FMK)后,Caspase-3活性无明显变化90.0±4.3(P>0.05).结论 VK2对体外培养的MHCC97H细胞具有抑制生长、抑制黏附、抑制侵袭和诱导凋亡作用;Caspase-3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64.
我们自一例α重链病患者血清纯化蛋白,取得IgAα重链Fc片段(IgAFcα)抗原,按常规免疫趾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有限稀释,克隆后获得D_2、E_4、F_5、G(10) 4株阳性细胞。接种BALb/C小鼠后获得4株抗IgA Fcα单克隆IgA Fcα而与IgG、IgM、IgDA、K或λ均无反应。将该抗体对95名正常人和63例各种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以血凝抑制试验(HAI)进行Ig基因标记测定,并对3例阳性者作家谱调查,结果表明此McAb-IgA Fcα可用以检测IgA同种异型Ig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脱毛的疗效及治疗时间、能量及部位对脱毛效果的影响。方法 观察了 13 5 9例患者 ,采用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脱毛机 ,波长 80 0nm ,光斑直径 9mm× 9mm ,能量密度值 10~ 40J/cm2 ,治疗部位刮除毛发 ,逐渐增加治疗能量至毛囊焦化破坏 ,每次治疗间隔 2个月。详细记录治疗部位及治疗前后毛发颜色、密度 (根 /cm2 )、粗细、长度及激光能量、皮肤反应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后毛发再生减少 ,再生延迟 ,再生毛发细小、浅淡 ,各部位治疗次数及能量均不相同。结论 半导体激光脱毛方便快捷 ,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小。但脱毛效果在合适能量下同治疗次数呈正相关 ,同治疗部位亦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麻疹爆发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爆发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论: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导致该起麻疹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peroxiredoxin Ⅱ (Prx Ⅱ)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化学合成两对针对Prx Ⅱ基因的小干扰RNA,即Prx Ⅱ-1和Prx Ⅱ-2,分别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转入人肝癌细胞系Hep3B.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确定Prx Ⅱ在转染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后,对Prx 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分别进行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细胞集落形成等检测,观察Prx Ⅱ对Hep3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二氯荧光素双乙酸和硫代巴比妥酸试验,检测细胞内过氧化代谢产物活性氧类和丙二醛的水平,探讨Prx Ⅱ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rx 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生长抑制率在转染96h后达40%以上;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降低,Prx Ⅱ-1组和PrxⅡ-2组的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42.0±2.8和40.5±0.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121.5±2.1和130.0±1.4 (P<0.05).Prx 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Prx Ⅱ具有促进Hep3B细胞生长的生物学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抗氧化作用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肝细胞癌(HCC)内的星状细胞(HSC)与正常肝HSC的异同.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SC,用大鼠HCC细胞株CSF的条件培养基诱导HSC活化.cDNA微阵列比较静止、体外培养活化和诱导活化HSC之间22 012个基因的表达,并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进行验证.结果 与静止HSC相比,体外培养HSC共有1672个基因差异表达,包括促炎症因子、细胞表面受体、黏附分子、信号转导分子、免疫因子等,其中1012个基因上调,660个基因下调.肿瘤诱导活化HSC有71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20个基因上调,291个基因下调,有一部分基因表达与体外培养相同,部分基因如Raf1、Rac2、Adam17、Wnt6、MMP-9和TNF等,呈特异性表达.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cDNA微阵列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HCC细胞可特异性驱动HSC的活化,诱导活化的HSC在HCC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瘤内活化的HSC应作为研究HSC生物学功能的标准.  相似文献   
69.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锌等4种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锌(Zn)、铜(Cu)、铁(Fe)、镉(Cd)含量的水平,以探讨脑脊液中微量元素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相关关系,笔者选择某医院住院患者1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并按其所患疾病分为脑梗死组(39人)、脑出血组(34人)和对照组(40人)。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肝、肺、肾等器质性疾病,无代谢性疾病,无微量元素制剂服用史。全部脑脊液样本均采用腰椎穿刺进行采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脑脊液中Zn、Cu、Fe、Cd含量,并计算Zn与Cu的比值。结果显示,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患者脑脊液中Zn、Fe、Cd含量和Zn/Cu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u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患者脑脊液中Fe含量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患者脑脊液中Zn、Cu、Cd含量和Zn/Cu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脊液中高Zn、高Fe、高Cd和高Zn/Cu值可能是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与特征。  相似文献   
70.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7岁。右眼自幼视力不佳来诊。其父母非近亲结婚 ,母亲孕期未接触射线及服用各种药物 ,父母视力均正常 ,患者足月顺产。查体一般良好 ,智力发良正常。眼部检查 :OD:+0 .75 DS+0 .75 DC× 6 5°=0 .1,OS:- 1.75 DS=1.0 ,双外眼未见异常 ,右眼斜视 ,A1 =A2 。角膜清 ,前房深浅正常 ,虹膜纹理清 ,无缺损。瞳孔正大等圆 ,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有少量灰白色点状混浊。玻璃体清。双眼视盘较正常人稍大 ,呈横椭圆形 90度转位。右眼视盘偏颞下区有一深约 6 D小凹 ,约 1/7PD,边缘陡峭 ,无筛板组织。视盘边界不清与大片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