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19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31篇
  4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81.
一方面是跨国巨头对中国数字化医疗设备市场的鲸吞,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那些仍然坚守在国产数字化医疗设备阵地上的企业真是举步维艰,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82.
月度头条 药品降价实施方案出台 10月10日起,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下调,平均降幅40%,最大降幅达到63%,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降价金额约40亿元.降价以抗感染类药品为主,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空间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8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数原因不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早期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血压持续升高或忽高忽低,引发心、脑、肾的并发症也随之上升,而又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约为11%,而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还不到50%,而服药治疗的不到12.5%,能够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还不到2.9%。由国外研究表明,高血压作为生活方式疾病,应采取健康教育作为干预措施,是降低人群发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中国作为高血压发病大国,医护人员更应加大力度,开展高血压的早期干预,采取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措施进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84.
嗜铬细胞瘤为功能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由于机体长期受分泌的儿茶酚胺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存在不同程度损害,所以,这种手术风险大,病情变化迅速,易出现高血压发作,低血压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以前未做准备而手术,病死率高达30-50%经严格术前准备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病死率下降至1.5%。所以精心而严密科学的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我院泌尿外科从1996年6月至2004年7月,8年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9例,均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们深深体会: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深入细致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术前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作者采用CAT方案(环磷酰胺(CY)加阿糖胞苷(Ara-C)加拓扑替康(TPT))联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2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对102名Ⅱ期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健康教育组(Ⅰ组,n=50)和系统健康教育组(Ⅱ组,n=52),其中,Ⅰ组接受药物治疗和一般卫生宣教,Ⅱ组接受药物治疗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1 a后进行干预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并评价康复效果。结果:Ⅱ组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率、相关行为转变率、部分合并症的发生情况无论与对照组相比还是组内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Ⅰ组组内前后对照,仅低脂低盐饮食和定期血压监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知识方面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远离危险因素,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减少重复住院率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体外构建合成针对Nuc leostem in(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的短发夹状干扰RNA(shRNA),用于进一步研究以该基因为靶目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为手段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可行性。方法从Nuc leostem in基因的三个变异体cDNA共同序列中筛选出2个3′端为AA的21个碱基片段作为shRNA合成的对应序列,9个碱基的5′-UCUCUUGAA-3′作为Loop环。以23个碱基的5-′GGATC-CTAATACGACTCACTATA-3′作为T7启动子(T7 Promoter)序列,构建shRNA的体外合成双链DNA模板,一条链5′端无AA,顺序为启动子、shRNA正义信息链、Loop环、shRNA反义信息链,共70个碱基;另一条是该链的互补链,5′端带有AA,共72个碱基。在T7 RNA聚合酶(T7 RNA polym erase)作用下合成shRNA,纯化后通过凝胶电泳比较灰度值确定shRNA浓度;shRNA作用于HL-60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NS-mRNA抑制率验证干扰效果。结果体外合成的两条shRNA电泳无降解和弥散现象,浓度分别为5.24μmol.L-1和3.35μmol.L-1;干扰HL-60细胞48 h后,细胞密度和聚集程度下降,细胞之间大小相差悬殊,经shRNA-NS-2作用的HL-60细胞一部分由圆形变成了梭形并有明显的伪足;与对照组相比NS-mRNA抑制率分别达到37.82%和71.88%。结论体外成功构建和合成了两条针对Nu-c leostem in基因的shRNA,且抑制该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shRNA-NS-2使HL-60细胞形态发生了改变。所合成的shR-NA-NS-2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和探索白血病的基因治疗的工具。  相似文献   
88.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社会对医院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护理服务项目向多样化发展,护理外勤的功能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省时、省力的服务.  相似文献   
89.
吉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吉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与c-myc间的关系,为其作为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吉西他滨及阿糖胞苷处理细胞0、24、48、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锥虫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计算细胞存活率,观察吉西他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改变。结果24 h时不同质量浓度吉西他滨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存活,随药物质量浓度增加存活率减小,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随作用时间延长存活率降低,在48、72 h抑制作用显著强于24 h;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阻滞在G0/G1期;凋亡率为(17.4 f1&#177;4.88)%,较空白组(4.29&#177;3.07)%和阿糖胞苷对照组(8.16&#177;3.43)%显著升高(Pa〈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吉西他滨组C-myc蛋白在细胞中表达阳性平均积分为42.00&#177;8.54,较空白组(248.33&#177;20.74)和阿糖胞苷组(102.67&#177;12.06)显著降低(Pa〈0.01)。结论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生长及C-myc蛋白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周期发生重新分布,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及抑制C-myc表达方面,吉西他滨的作用显著强于相同剂量的阿糖胞苷,有望成为新药物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0.
ESR saturation power point of the hair of healthy, lung cancer, esophageal cancer, as well as silicosis, tuberculos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ve rate is 1.69%, 85.42%, 90.4%, 20.00%, 27.27% and 0%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ung cancer, esophageal cancer and healthy persons (P<0. 001). ESR saturation power point elevates sharply after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71. 43% of total cases ranged from 7. 9 to 24. 0 (mW), after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71. 23% ranged from 7.9 to 19.9 (mW). All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examined to be negative, i. e. , above 10. 0 (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