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尿激酶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集功能的影响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 (PC)、体积 (MPV)、分布宽度 (PDW ) ,用ELISA法测定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 (GMP 140 )和纤维蛋白原受体 (GPⅡb Ⅲ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10 2例肾炎患者尿激酶疗程结束后PC减少 ,MPV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DW加大 ,超过正常值 ;治疗后血小板GMP 1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血中FDP无相关性 ;治疗后血小板GPⅡb Ⅲ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与血中FDP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果提示 ,尿激酶可使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 ,血小板破坏增多 ,计数减少 ;使血小板凝集功能减弱 ,有助于减少血小板 纤维蛋白微栓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血小板生成调控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收治的 4 5例急性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骨髓上清液中血小板生成素 (TPO)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水平。结果  ( 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TP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前TGF 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 )经过激素治疗缓解后血清TPO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反应差者治疗前血清TPO水平较治疗反应好者显著升高 ( P <0 0 1) ,并高于对照组 ( P <0 0 1)。缓解后血清TGF β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 (P >0 0 5 )。 ( 3)治疗前骨髓上清液中TPO和TGF 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明显高于同期血清水平 (P <0 0 1) ,且和血清中的TPO和TGF β1水平呈正相关。 ( 4 )ITP患儿血小板数目低时 ,TPO水平偏高 ;治疗后血小板数回升时 ,TPO水平有所降低 ,TPO水平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r =- 0 6 4 9,P <0 0 5 ) ,同时和巨核细胞数也呈负相关 (r =- 0 5 19,P <0 0 5 )。结论 血清、骨髓上清液中TPO、TGF β1水平的检测可为ITP患儿的病情判断、估计预后、制定个体性治  相似文献   
23.
随着肾病综合征 (NS)患儿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生长障碍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生长障碍的原因及机制 ,前瞻性地研究、防治NS患儿的生长障碍 ,为改善成年后最终身高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 ,特对 4 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GH IGF)轴的功能状态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NS患儿 4 6例 ,男 34例 ,女 12例 ,年龄 9~14岁 ,平均 10 .6岁。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报告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PGN) 14例、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FGS) 4例…  相似文献   
24.
小儿危重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抢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小儿危重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诊治水平,总结了3例病人在6次众住院中抢救成功的经验。对于反复出现溶血、肾衰的病人,认真监测胃肠道症状、系列血化验结果、肾功能、尿量、血压、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可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溶血、肾衰的发生。积极控制恶性高血压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效地改善肾功能。当HUS病情重、尿少发展快、肌酐及尿素氮浓度呈上升趋势或合并严重感染时,主张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避免急性肾功能衰竭急剧进展引发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及衰竭。  相似文献   
25.
近年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趋势,故准确快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尤为重要。聚合酶链反应(PCR)能快速、特异、敏感地检测肺炎支原体.本文检测120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994年12月~1995年12月临床诊断为肺炎的住院患儿120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6  相似文献   
26.
1例遗传性肾炎家系调查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孙念政,张纪芸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伴间断性血尿半年入院。体检:神志清,眼睑无浮肿,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专科检查:双眼底视神...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增生性肾炎、非增生性肾小球病变及其它肾病变患者单个核细胞血和尿液巨噬细胞FcγRIII的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前两组患者急性期血液单个核细胞FcγRIII的表达水平均增高 ,两组间无差异 ,但均显著高于其它肾病变组 (P <0 0 1)。增生性肾炎患者急性期尿液巨噬细胞FcγRIII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增生性肾小球病变组及其它肾病变组 (P <0 0 1) ,但大多数增生性肾炎缓解期患者上两种细胞FcγRIII呈阴性表达者 ,激素减量后病情无反复 ,而尿液巨噬细胞FcγRIII阳性表达者 ,激素减量后病情反复。结论认为尿液巨噬细胞FcγRIII的表达不仅是增生性肾炎及急性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指标 ,而且是增生性肾炎激素减量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肝素对肾炎患者尿液单个核细胞分布密度及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 87例肾炎患者肝素治疗前后尿液单个核细胞分布密度及其该类受体表达水平。结果 肝素治疗前肾炎患者尿液中CD3+、CD14 +和CD16+细胞分布密度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肝素治疗后尿液CD3+、CD14 +和CD16+细胞分布密度显著减小 ,其中CD14 +和CD16+细胞下降比例较大 ;肝素治疗后尿液单个核细胞该类受体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1) ,降至治疗前的 1/4~ 1/3 ;尿液单个核细胞分布密度及其该类受体表达水平与 2 4h尿蛋白定量显著性相关。结论 肝素可显著抑制单个核细胞的免疫活性及其该类受体的表达 ,从而减轻单个核细胞对肾脏的炎性浸润及该受体诱导的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 ,IL 6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而IL 10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非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与其IL 6 ,TNF 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IL 10呈负相关 (P <0 0 1)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病情危重时则持续高表达。结论 :新生儿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表达水平仅在败血症时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而变化 ,因此 ,它可能对败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与败血症的预后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