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食管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近 10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更新,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进步,使食管癌手术相关死亡率明显降低,食管癌外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食管癌病人的预后仍不乐观,术后 5年生存率仅为 20% ~30%〔1~3〕。由于外科治疗本身的局限性,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故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似乎已处于停步不前的局面,与此同时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也经历了同样过程和面临同样的困境。如何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大家公认必须走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道路〔4〕。本文就食管癌综合治疗的研究,作一…  相似文献   
22.
低肺功能肺癌病人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 181例手术治疗的低肺功能肺癌病人中 2 3例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卡方检验 ( χ2 )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切除组 177例低肺功能病人中发生呼吸衰竭 2 3例 ( 13 0 %)。术后因严重肺部感染而发生呼吸衰竭 18例 ( 78 3 %)。因呼吸衰竭所致死亡 12例 ,住院死亡率为 5 2 2 %( 12 2 3例 )。经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术后呼吸衰竭发生与否依次与术后并发症多少、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切除范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术前有无开胸手术史等高度相关。其危险系数 (OR)依次分别为 :11 2 3、2 79、2 41、2 0 5、1 80。其中前 3项影响最显著 (P <0 0 5 )。结论 低肺功能肺癌病人发生术后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有术后并发症多少、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切除范围和术前开胸手术史及心肺病史。呼吸道感染是术后诱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2,TIMP2)在肺癌患者血浆中的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14例血浆样本,包括114例肺癌患者、10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测定TIMP2蛋白的血浆浓度,检验其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浆中TIMP2蛋白浓度为 (74.56±16.70) n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 (170.98±48.61) ng/mL (P<0.01)。且TIMP2蛋白在晚期 (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浆中的水平 (81.57±15.62) ng/mL显著高于早期 (Ⅰ+Ⅱ期)肺癌患者 (69.16±15.63) ng/mL (P<0.01);在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肺癌患者血浆中TIMP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肿瘤直径大于3 cm的肺癌患者 (P<0.01),并且与肺癌的远处转移相关 (P<0.01)。当cutoff值定为103.29 ng/mL时,TIMP2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82.8%。结论:检测血浆中TIMP2的蛋白水平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非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22个月(推导组)住院超过24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得出危险因素模型后,前瞻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8个月(验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验证。结果全部1204例患者,其中推导组922例,验证组282例,共94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7.8%。推导组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RR:1.798;P=0.045)、急诊手术(RR:4.315;P<0.001)、冠心病病史(RR:2.292;P=0.005)和术前重度尿蛋白(RR:6.237;P=0.003)是外科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模型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准确性在推导组为0.704,在验证组为0.724。验证组的预计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63)。结论包含性别、急诊手术、冠心病病史和重度蛋白尿等4个危险因素在内的急性肾损伤危险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非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26.
术后辅助3DRT改善pT2-3N0M0期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3DRT (3DCRT、IMRT)在pT2-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4—2011年本院入组pT2-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3DRT前瞻性非随机Ⅱ期临床研究的96例及同期全部单纯手术820例患者的复发、生存及放疗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放疗组T3期、肿瘤长度≥5 cm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术后放疗、单纯手术组5年样本数分别为35、270例。术后放疗、单纯手术组5年OS率分别为74.3%、59.9%(P=0.010),5年DFS率分别为71.0%、51.7%(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是影响OS、DFS的因素(P=0.030、0.004)。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总复发率、LRR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2.9%和43.0%(P=0.000)、18.8%和35.2%(P=0.001)、11.5%和21.3%(P=0.024)。术后放疗组25例(26.0%)发生3级早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辅助3DRT较单纯手术降低了pT2-3N0M0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5年DFS、OS且不良反应反应可耐受,但还需前瞻性Ⅲ期随机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术前3DRT、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对食管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比较我院2004-2014年间 103例食管癌术前3DRT (25例)、同期放化疗(78例)的疗效。两组中位放疗剂量40 Gy,同期化疗以铂类为主的TP或PF方案。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DFS,Logrank法检验单因素预后情况,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 3年样本量为 54例,3年OS、DFS分别为61.1%、54.9%。术前3DRT、同期放化疗病理反应率相近(P=0.953),OS、DFS均相近(P=0.876、0.521)。术后原发灶为重、中、轻度病理反应率分别为48.0%、40.2%、11.8%,其OS和DFS均不同(P=0.037、0.003)。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为26.5%,随原发灶病理反应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增高,重、中、轻度的分别14%、30%、67%(P=0.001)。淋巴结阴性组OS、DFS明显高于淋巴结阳性组(P=0.034、0.020)。全组手术相关死亡率为7.8%,术前同期放化疗组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较术前3DRT高(P=0.002、0.023、0.008、0.02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反应、疗前体重下降是OS和DFS的影响因素(P=0.030、0.024和0.003、0.042)。  相似文献   
28.
巨大淋巴结增生43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巨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至2006年43例巨大淋巴结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单中心型肿瘤分布:颈部10例,胸部20例,腹部9例;多中心型4例.结果 皆通过手术或手术配合放化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巨大淋巴结增生,其中浆细胞型16例,占37.2%,透明血管型26例,占60.5%,混合型1例,占2.3%;单中心39例,占90.7%,多中心4例,占9.3%.单中心39例经手术切除后38例无复发,皆存活,1例失随访;多中心4例经手术+放或化疗后,3例复发,其中2例死亡,1例带瘤存活至今,1例无瘤存活.结论 巨大淋巴结增生病较为罕见,术前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单中心患者手术切除为最彻底治疗,术后无复发,预后好;多中心患者手术切除后常有复发,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预后差,尚无较好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无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术中胸腔冲洗细胞学的特点。[方法]无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手术刚开胸时以80ml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收集冲洗液即刻作细胞学分析。[结果]共完成152例肺癌胸腔冲洗细胞学分析,发现癌细胞18例,阳性率为11.8%:可疑癌细胞6例.可疑阳性率为3.9%。冲洗细胞学结果仅与是否有胸膜受侵相关(P=0.026)。[结论]无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包括Ⅰb期、Ⅱb期病变.术中胸腔冲洗细胞学有较高的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受侵胸膜表面癌细胞的脱落并非是冲洗细胞学阳性的惟一原因。  相似文献   
30.
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7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连续497例食管癌切除左颈部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9%,其中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术后发生率为13.2%,左颈左胸两切口发生率为9.2%,结肠代食管术后发生率为37.5%。单纯颈部瘘55例,占85.9%;合并胸内瘘9例,占14.1%。全组55例痊愈出院,痊愈率为85.9%。单纯颈部瘘痊愈率为92.7%,合并胸内瘘痊愈率为44.4%。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痊愈率。但是合并胸内瘘则是危重的并发症,痊愈率低,必须引起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