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成人耳蜗植入者舒适阈的影响,为成人耳蜗植入者舒适阈的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1例成人耳蜗植入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分,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得分越高,症状越重,则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按评分结果将耳蜗植入者分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45例)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组(16例),观察两组开机后1、3和6个月时舒适阈的变化。结果成人耳蜗植入者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在开机后1、3和6个月时舒适阈比值分别为1.39±0.43、1.62±0.49、1.79±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组在开机后1、3和6个月时舒适阈比值分别为1.14±0.35、1.36±0.51、1.39±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开机时间延长,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成人耳蜗植入者的舒适阈显著增高,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者舒适阈缓慢增高。心理因素对舒适阈有影响,调试时要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对测试的影响,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舒适阈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本研究评估使用人工耳蜗的婴幼儿患者早期言语可懂度发育并探讨植入年龄对言语可懂度的影响,为患儿的听力言语康复提供指导。方法共有272例极重度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婴幼儿参加本次研究。手术年龄9~36个月,平均(21±7)个月。根据植入年龄将患儿分为3个组:A组小于18个月,B组为19~24个月,C组为25~36个月。使用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在术前及术后开机后1、3、6、9个月和1年时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患儿SIR平均得分在术前、术后开机后1、3、6、9个月和1年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3个组患儿SIR平均得分在术后开机后3个月、6个月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前、术后开机后1个月、9个月、1年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极重度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婴幼儿患者的言语可懂度在术后1年内有显著提高。植入年龄对婴幼儿人工耳蜗患者术后早期言语可懂度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青少年患者舒适阈的特点及变化,为此类患者调试人工耳蜗提供基本资料。方法选取手术年龄为9~20岁的青少年患者78例,术后进行心理物理测试,观察开机时、开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时测试的舒适阈值和实际使用的舒适阈值的变化。结果3号、10号和20号电极在开机时和开机后1年测试的舒适阈均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且这3个电极在开机时、开机后1个月分别测试的舒适阈均值和实际使用的舒适阈均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测试舒适阈均值与实际使用舒适阈均值之间的差值在开机时最大,随时间的增加差值逐渐减小。结论随着开机后时间的增加,舒适阈的均值也随之增加,测试舒适阈均值与实际使用舒适阈均值之间的差值在开机后6个月和1年时接近。对青少年患者舒适阈的设置要合适,以便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44.
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评估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对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听觉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共有82例语前聋儿童患者参加本次调查。手术年龄为3岁至6岁11个月。评估使用MAIS量表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主要调查患者使用人工耳蜗的情况(问题1和2)、对声音的觉察能力(问题3~6)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问题7~10)等三方面的内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开机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2年时对患者的上述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1a和1b在术后各评估时间的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题2~10在术后各评估时间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及其发展规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术前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不能做出准确的反应,而术后使用人工耳蜗能力、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对声音的理解能力均有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对声音的觉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较使用人工耳蜗能力的发展慢。  相似文献   
45.
人工耳蜗手术前后使用小儿主观测听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观听力学测试方法在低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和结果103名5岁以下拟接受人工耳蜗植入低龄儿童,术前均完成非助听和助听主观听力测试。31名游戏测听(playaudiometry,PA)法、62名视觉强化测听(visualreinforcementaudiometry,VRA)法、10名行为观察测听(behavioralobservationaudiometry,BOA) VRA法获得左右侧单耳/或双耳裸耳听阈;30名PA法、63名VRA法、10名BOA VRA法分别在声场中获得每侧耳的助听听阈,并结合其他客观测试结果评估了听通路的功能。术后开机调试后103名患儿均有听觉反应并获得T、C值,其中48名由VRA、PA测试方法得到;27名经BOA法得到;28名经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结合BOA法获得,患儿的听觉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主观听力测试方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对评估听通路完整性非常重要,对预测低龄患儿术后听觉康复可能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产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A组,n=30例)与布比卡因配伍芬太尼组(B组,n=3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左旋布比卡因(A组)或0.125%布比卡因(B组)5ml,再用2ml/h微量止痛泵持续硬膜外输入镇痛药。A组术后硬膜外维持用药为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B组术后硬膜外用药为0.125%布比卡因100ml配伍芬太尼0.5mg,两组术后镇痛时间均为48h。记录术后6h、12h、24h和36h的镇痛、镇静、运动阻滞、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和运动阻滞情况(MB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均能安静合作。镇痛期间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配伍0.0005%的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循环影响小,副作用少,适用于产科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7.
目的:论述老年前期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原则和策略;分析讲方言的成年语后聋患者术后调机与听觉言语康复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根据成人语后聋的特点,结合幼儿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方法的要素,在家属的配合下制订个体化训练模式。结果:①采取多途径、多方式指导患者正确地配合调机和学习听觉言语康复方法,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②指导家属配合并参与康复过程的各环节是康复成功的重要保证;③术后及时、科学.针对性地安排老年前期患者听觉言语训练计划,可促进听觉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同步发展。结论:人工耳蜗术后特殊人群语后聋的训练方案,可参照语前聋儿童的训练模式设计;家属参与康复训练全过程是成功实施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计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8.
不同年龄人工耳蜗置入患者术后心理物理测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年龄使用人工耳蜗患者的心理物理测试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共有 170例使用澳大利亚 2 4M型人工耳蜗系统的患者参加本次试验。将患者按年龄分为A(<3岁 )、B(3~ <6岁 )、C(6~ 12岁 )、D(>12岁 ) 4组。心理物理测试主要包括阈值和舒适阈的测试。结果 :开机后 1个月 ,A组与D组患者各电极 (除2 0号电极 )的舒适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中 2、18、19、2 1、2 2号电极P <0 .0 5 )。开机时 ,D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准化值的均值与A、B、C组患者的均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中与C组的差异P <0 .0 5 )。开机 1周时 ,D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准化值的均值与A组的均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物理测试存在差异。患者使用人工耳蜗系统的早期 ,不同年龄患者实际使用舒适阈与舒适阈差值的标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9.
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ity, CCD)是由于胚胎发育第4周时耳囊发育停止导致的一种严重内耳畸形(inner ear malformations, IEMs),临床表现为极重度听力损失、平衡功能、大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如出现头部控制及独立行走的延迟。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 CI)手术是内耳畸形包括CCD患者恢复听觉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国内关于CCD患者的前庭和平衡功能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综述CCD患者前庭功能的发展以及CI对CCD前庭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畸形患者CI术前术后前庭功能评估及保护残余前庭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194例深静脉置管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静脉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并为临床上进行 CVP监测、高价营养的补充、术后化疗、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因此 ,该方法在手术室、血透室、 ICU、 CCU、老年病科中广泛应用 ,但随之引起血气胸、感染、静脉血气栓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我院实施深静脉置管 4 0 0多例 ,本组随机抽样194例 ,现就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锁骨下静脉置管 136例 ,颈内静脉置管 32例 ,股静脉置管2 6例 ,共计 194例。留置时间最长 4 3天 ,最短 4天 ,平均 13± 5天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