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围产期低剂量氯化三丁基锡(TBTCl)暴露对子代雄性小鼠青春期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妊娠6 d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00、10、1μg/kg TBTCl染毒组和对照(玉米油)组,每组5只。从妊娠第6天开始,于每天同一时间经口灌胃染毒,染毒容量为1 ml/kg,至哺乳期结束(出生后21 d)。于出生后28 d开始观察包皮分离的日龄。出生后第49天,取附睾做精子计数,并统计精子畸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μg/kgTBTCl染毒组小鼠的精子计数显著下降(P<0.01),各剂量TBTCl染毒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着TBTCl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精子计数呈下降趋势,精子畸形率呈升高趋势。而各剂量TBTCl染毒组小鼠包皮分离时间仅略有延迟。结论围产期低剂量TBTCl暴露可导致青春期雄性小鼠精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2.
维生素E对二甲基甲酰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itamin E,VE)对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致急性肝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健康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VE( 10 mg/kg)对照组、DMF中毒模型组及低(5 mg/kg)、高(10 mg/kg)剂量VE保护组,每组10只.VE对照组和低、高剂量VE保护组采用灌胃方式染毒VE溶液,正常对照组和DMF中毒模型组分别染毒等体积玉米油,每天1次,连续5d;最后1次染毒VE后0.5 h,DMF中毒模型组及各剂量VE保护组一次性灌胃染毒2g/kg的DMF溶液,同时,正常对照组和VE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肝脏匀浆中谷胱甘肽(GS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DMF中毒模型组比较,VE保护组小鼠血清ALT、AST 、X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脏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VE对DMF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制备贝氏柯克斯体的重组外膜蛋白P1,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利用贝氏柯克斯体主要的表面蛋白P1的良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对已构建的表达P1抗原的重组工程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表达P1重组蛋白,通过蛋白纯化、复性、浓缩等过程获得目的蛋白。纯化的P1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标记SPA,建立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免疫层析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及应用性。结果纯化后获得分子质量(Mr)为52000的目的蛋白,纯度为94%。建立了快速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对阳性参照样本检测,目测灵敏度可达1∶105,采用金标仪半定量检测灵敏度可达116ng/ml;对94份鼠血清和90份健康人血清检测,无阳性检出;对布鲁氏菌、普氏立克次体、军团菌、土拉弗朗西斯菌等传播途径和临床特征相似的病原抗体进行检测,未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贝氏柯克斯体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传染病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4.
脊柱结核是导致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常见原因之一。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形成是受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感染时年龄、累计节段数、治疗前椎体丢失高度以及"脊柱危险体征"等。尽管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药物治疗后治愈的脊柱结核患者,后凸畸形会继续进展,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后凸畸形。进而出现外观、心理、肋骨-骨盆撞击、心肺功能障碍以及神经脊髓压迫等一些列问题。治疗前椎体丢失高度和"脊柱危险体征"的X线征象有助于预测未来畸形发生的严重程度。因此,全面认识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形成以及尽早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可以有效阻止后凸畸形的形成并减少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和迟发性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1986年我部与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市平谷县华育保健服装厂共同研制了含中药聚氨酯系列劳动保护用品——防寒除痹风帽、护肩、护胃、护腰、护膝等,本品具有散风、祛寒、除湿、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等作用。1986年11月至1987年5月我们将此系列用品投放到北京长沟峪煤矿职工医院、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第四工区卫生所、北京市东四妇产医院、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煤矿职工医院等单位,对557例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腰腿痛、漏肩风、虚寒性胃痛等患者进行佩戴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当前,“营养学”已成为一门日渐为世人所瞩目的科学,“中医营养学”也正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为进一步促进营养科学的发展,广开营养源,创立独具特色的中医营养学,谈下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7.
中国食管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80%的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主要依靠化学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预后较差.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类型.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cysteine,SPARC)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1].Xue等[2]通过分析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相邻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发现,SPARC在ESCC组织中过表达.本研究对ESCC组织中SPARC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8.
在临床工作中,四肢浅表金属异物存留并不少见,由于受伤机制多样,异物分布位置不一,异物取出难度较大.2008-2010年我院对20例四肢浅表金属异物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背景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眼科的常见致病菌,研究最佳杀菌方法对眼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紫外线-核黄素光动力疗法(PDT)对眼科常见致病细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方法 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冻存菌各10株接种于血培养皿中,复活2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刮取菌落,置于细菌稀释液中,制备0.5麦氏浓度的细菌悬液原液,原液稀释10倍用于PDT实验.分别用1、2、3 mW/cm2紫外线A(UVA)对不同质量分数核黄素作用后的细菌照射10、20、30 min,测量不同条件下抑菌圈直径的大小,确定最佳抑菌条件.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比较不同组间各种细菌菌落数的差异. 结果 当UVA强度为3 mW/cm2、作用30 min、核黄素质量分数为0.1%时,MH固体培养皿上抑菌圈直径接近6 mm,故上述参数为PDT法抑菌的最佳条件.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990、190.841、118.197,均P=0.000),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0、7.550、5.320,P<0.05),PDT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亦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的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0、14.750、12.920,P<0.05).单独紫外线照射组细菌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46.4%~50.2%,PDT组的细菌量降低91.6% ~96.7%,而单独核黄素作用组的细菌菌落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0、0.470、0.510,P>0.05).结论 在紫外线-核黄素PDT灭活微生物的最佳体外实验条件下,PDT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7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20mg/kg)、高剂量(40mg/kg)ACR染毒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 ml/kg,每周染毒3次,连续染毒8周.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