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83年3月~1991年6月为严重传导性耳聋患者施行中耳探查术中发现卵圆窗缺如10例(12耳),遂行前庭开窗术和听骨链重建术。对术中发现面神经水平段下垂或移位遮住卵圆窗龛,或前庭开窗术后听力下降再次新窗骨性封闭者行水平半规管开窗术。前庭开窗(10耳)术后语言区频率平均提高10~30dB以上者7耳,4例手术后3个月听力下降,其中2耳行内耳开窗术;内耳开窗(4耳)术后语言区频率平均提高20~45dB。介绍了手术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22.
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趋势王直中,姜泗长耳鼻咽喉科学近30年来发展迅速。由于世界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耳鼻咽喉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世界耳鼻咽喉科已进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时代。国际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命名召开,已为国际医学...  相似文献   
23.
采用改良免疫转印法分析了拟诊为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患者体内抗膜迷路蛋白抗体,并将该法与常规法比较,发现用该法在患者血清中最多可检出5条强阳性带(含68000),阳性率为72%(18/25),显著高于常规法(40%)。还在部分患者体内检出了抗肺炎克雷白杆菌膜蛋白抗体(7/9)。  相似文献   
24.
连续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视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重建颞骨连续切片,恢复其内结构如迷路、面神经、鼓索神经、听骨链、肌腱等的原有三维形态,通过调色、移去部分结构、旋转使结构间关系更清晰。应用立体镜及立体图对方法产生重建结构的立体影像,强化了对所研究结构的三维形态及其空间关系的理解。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形态学、体视学、计算机科学综合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有力的解剖工具。  相似文献   
25.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与生物学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基础上结合了激光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30-40%,其光学切片性能使观察组织、细胞的三维结构成为可能。本文简要介绍了共聚焦显微镜的历史和成象原理,着重介绍了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如样品的三维定量测量及活细胞的动态信号监测,并结合新兴的光生物学技术,如光镊、笼锁化合物的解笼锁、细胞分选、光漂白后的荧光恢复,探讨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激光细胞生物学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旋转刺激诱发的中、长潜伏期电位的反应特征及起源,以自行研制的脉冲角加速度刺激装置记录豚鼠中、长潜伏期诱发反应。脉冲角加速度上升时间3.5ms,角加速度在0~10000°/s2之间可调。中潜伏期反应由发生于刺激开始后9~24ms的三相波构成,最大振幅均值为28μV。长潜伏期反应是由发生于刺激后32~130ms的三相波构成,此三相波前有中潜伏期反应成分。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不同时间测试反应非常稳定,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一系列的对照实验证实,中潜伏期反应的末梢来源为内耳的前庭器官,是脉冲角加速度刺激引起的前庭诱发电位,长潜伏期反应的起源部位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27.
观察23例8~40周胎儿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发生过程,结果如下:①胚胎8周钩突呈双峰状软组织隆起,位于下鼻甲外上方;②胚胎12周中鼻道外侧壁的鼻囊软骨增生,形成原始筛泡。钩突与筛泡之间的鼻囊软骨向外下方向伸展,为筛漏斗和上颌窦的雏形;③筛泡是前组和中组筛窦的起始部位;④中鼻甲气化可能是筛迷路发育的正常现象;⑤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将脑地形图技术应用于豚鼠中潜伏期(MLR)反应的研究。在10只豚鼠颅骨表面钻14个直径为1mm的洞,放置硬膜外电极,13导联同时记录中潜伏期反应,做出彩色脑地形图。结果提示,豚鼠中潜伏期反应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MLR的主要成分,即A、B、C正负正三相波,灶位于刺激耳对侧颞区皮层;第二部分为M_-、M_+双相波,波幅较小,灶位于顶枕区。通过普鲁卡因微量注入额区皮层,发现B、C波消失,A波增宽。本实验结果表明,A波、M_-波、M_+波可能来源于皮层下,B、C波可能来源于皮层。  相似文献   
29.
多重PCR在线粒体基因突变聋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研究中 ,作者对大量耳聋家系进行了mtDNA15 5 5 G、32 4 3G及 74 4 5 G突变检测 ,发现了一些mtDNA突变家系 ,采用的方法主要是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等 ,并经测序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这些方法较繁琐 ,对于一个病例需要经 3次PCR扩增、3次限制性酶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1~ 3 ] 。因此 ,作者探索多重PCR对mtDNA突变的诊断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个遗传性耳聋家系由解放军总医院耳科门诊及贵州省人民医院听力康复中心收集 ,均为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家系。实验证实这些家系均有mtD…  相似文献   
30.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遗传性聋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的研究发展飞速。目前国际上已定位了14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的基因座,并成功克隆了24个显性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已登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聋57个基因座(DFNA1~DFNA57)中,有29个位点(DFNA1~DFNA18,DFNA20,DFNA25~DFNA28,DFNA30,DFNA32,DFNA34,DFNA36~DFNA38)被定位于染色体的狭窄区段,提供用于筛查的微卫星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