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1.
目的探讨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DCC基因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DCC基因甲基化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在低或未分化组、C、D期组均高于其对应的高或中分化组和A、B期组(P0.05)。结论 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DCC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织,结肠癌的癌旁组织和原发癌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刺激,观察LDL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表型转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DL(0,25,50,100,15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透射电镜观察系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在LDL作用下,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变为长梭形,透射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显示α-SMA、CTGF表达增强(P〈0.05)。结论在LDL刺激下,系膜细胞可以发生表型转化并可能与肾小球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性与p38MAPK通路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B203580(15μmol/L)干预后细胞的凋亡、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结果经SB203580(15μmol/L)干预24h和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见MCF-7/Adr细胞发生显著凋亡,凋亡率分别为25.36±1.17%和38.21±1.25%,并呈一定时间依赖性(P<0.05);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DMSO组MCF-7/Adr细胞的0.65±0.21%和0.81±0.16%(P<0.01);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亦显著增加,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2.45±2.36及41.66±3.12,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DMSO组的14.17±1.45及16.28±0.63(P<0.01);另外,SB203580干预48h使MCF-7/Adr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增加的作用强于24h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p38MAPK通路与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肾脏纤维化是局灶性硬化性肾炎等各种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共同病理特征,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进行性肾功能丧失的最后结局。在此病理改变过程中,约占肾小球固有细胞总数30%~40%的系膜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系膜细胞与肾脏纤维化关系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检测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骨肉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it蛋白在40例普通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c-kit基因第11、1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2.5%(25/40);c-kit高表达者更易局部复发,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kit低表达组。未在38例普通型骨肉瘤标本中检测到SSCP银染异常条带,进一步测序证实无基因突变。结论c-kit在普通型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kit外显子的突变在骨肉瘤中是低概率事件,不能成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azEF系统天然缺失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新疆多地区汉族、维吾尔族活动性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NaOH处理后接种罗氏培养基培养,比例法药敏试验鉴定其耐药性;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煮沸法提取DNA,PCR扩增mazEF系统,分析mazEF系统天然缺失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共分离结核分枝杆菌838株,其中分离自汉族居民371株,分离自维吾尔族居民467株。汉族分离株中耐药6株,mazEF系统缺失68株;维吾尔族分离株中耐药23株,mazEF系统缺失31株。两民族分离株耐药率及mazEF系统缺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57和27.123,P0.05);敏感株与耐药株mazEF系统缺失率分别为12.2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P0.05)。结论维吾尔族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较汉族分离株耐药性高;mazEF系统缺失率汉族分离株高于维吾尔族分离株,敏感株mazEF系统缺失率高于耐药株,由此推测mazEF系统天然缺失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影响易感基因(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及其与临床指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48例乳腺癌组织中BRCA1的表达。结果在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中,BRCA1蛋白阳性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100%(10/10);48例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表达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核和胞浆,阳性率为56.3%(27/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CA1的失表达率在〉40岁的发病年龄组高于≤40岁的发病年龄组(P〈0.05);BRCA1在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失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在不同的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的失表达与高发病年龄、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BRCA1基因表型的改变为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8.
1案情资料 某男,24岁,乘公交车盗窃乘客财物逃走时被正关闭的车门夹住。为防止其逃跑此情况持续约10 min。110到达后,车门打开时发现其已死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校传统形态学实验授课方式转变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后,在教学模式和内容、教学资料的存储、考试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陈氏狸殖吸虫各期形态结构特征。方法从陈氏狸殖吸虫流行区采集溪蟹.分离并观察囊蚴形态.感染实验动物描及大鼠.90~112d剖杀动物,回收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陈氏狸殖吸虫主要形态特征为:龚蚴的囊壁为单层、平均大小为0.445mm×0.440mm、蚴体与囊壁间可见空隙;后尾蚴的排泄囊为长袋形;戒虫宽长比例为1:2.44~1:3.2,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卵巢有中心体、指状分叶,睾丸呈长形分叶、长度约为体长16,体棘匆混生型;虫卵多数略不对称。结论陈氏狸殖吸虫囊蚴及成虫形态具有特征性,其囊蚴大小及囊壁晏数、成虫卵巢形态及体棘组成与排列在虫种鉴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