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构建含二球悬铃木花粉主要变应原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方法:用PCR扩增二球悬铃木花粉主要变应原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将扩增的目的片段用双酶切法与质粒pET32a连接,CaCl2法转入工程菌DH5α制备基因克隆。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测序鉴定目的片段存在。结果:构建了含二球悬铃木花粉主要变应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用天然二球悬铃木花粉可成功地制备含有其主要变应原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用于变应原蛋白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将下腔静脉滤器(IVCF)从右颈内静脉置
入下腔静脉预防肺栓塞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经临床和CDFI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定期超声监测IVCF的形态与位置。临时性IVCF在放置32~45 d 后在超声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取
出。随访观察有无PE及滤器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术前均经CDFI检查,右颈内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分叉、双侧肾静脉
开口位置显示均清晰,所有静脉无变异,无血栓,显示率100%。在CDFI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临时性IVCF 23个,永久性
IVCF 15个,技术成功率100%。术后CDFI和X线腹部平片均证实滤器置入位置正确,展开完全。23个临时性IVCF 32~45 d后
均经右颈内静脉取出。随访栓子捕获率36.5%,滤器无错位、移位、断裂,患者没有出现腔静脉穿孔、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CDFI引导经右颈内静脉置入IVCF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相对于X线引导,CDFI引导IVCF置入术具有简便、易行、无放
射线、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长片段非编码RNA(lnc RNA)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的功能。方法:用q RT-PCR方法检测8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不同肝癌细胞系(Hep G2、Hep3B、HCCLM3、Hu H7)与正常肝细胞系(L02)中MALAT1的表达。分别用MTT试验、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 G2、Hu H7)转染MALAT1 si RNA后增殖、迁移、凋亡的变化。结果:80例配对标本中,72例(90%)肝癌组织MALAT1表达较其癌旁组织明显上调,MALAT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癌细胞(均P0.05);Hep G2、Hu H7转染MALAT1 si RNA后,增殖率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划痕愈合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0%、16.41%,而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8.89%、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上调,且可能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望为肝癌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ABP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8例;手术治疗131例,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52例,ERCP+EST 5例;胆囊切除+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术5例。结果 非手术治愈8例,死亡1例。手术治愈122例,死亡9例;早期急诊手术54例,死亡6例(11.1%,6/54);延期或择期手术77例,死亡3例(3.9%,3/77),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P的治疗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48~72 h后症状加重,应早期急诊手术。虽然本组研究显示早期急诊手术不增加ABP病死率,但早期急诊手术也不能降低ABP病死率。对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延期或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5.
宋丹丹  姚凯 《河南中医》2020,40(5):700-703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味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le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uman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24 h平均心率、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氯化汞对SD大鼠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方法 将54只雄性SD大鼠简单随机分为四组,高、中、低氯化汞中毒组,每组15只,对照组9只;采用高(17 mg·kg-1·d-1)、中(8.5 mg·kg-1·d-1)、低剂量(4.25 mg·kg-1·d-1)浓度氯化汞盐水溶液灌胃建立SD大鼠亚急性汞中毒动物模型.中毒后7 d、14 d、21 d分别测定大鼠血细胞汞值、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值,同时行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结果 对照组血细胞汞值接近于零,中毒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组间比较,高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期ET-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O组间比较,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比较,不同中毒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化汞可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且损伤作用与剂量、时间存在同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7.
胆道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对策(附8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普外科(241001)陈晓鹏房淑彬瞿章姚凯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8月共施行各类胆道手术1708例,其中再次手术者86例,占总数的50%。现结合文献,将86例临床资料回顾...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7~2011年收治的1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3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切除术4例,小肠切除吻合术1例,剖腹探查术2例,股动脉取栓术1例,2例放弃治疗.结果 诊断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5例.术后恢复6例,复发2例,转院治疗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结扎肝动脉对胆道梗阻大鼠肝脏的影响并探讨其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3只SD大鼠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结扎胆总管0h、3d、7d,各组动物(n=7);B组:结扎胆总管3d、7d后恢复胆肠内引流伴结扎肝动脉,每组动物(n=21).各组术后又分为1d、3d、7d三个时段.观察术后大鼠的病死率,ALT、ALP、TBI...  相似文献   
40.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师不可或缺的阶段.在市场经济、高校大规模扩招、法制社会建设、人们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困境.探索一个新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是医学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模拟教学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应当在新模式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