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2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547篇
内科学   33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1051篇
预防医学   52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69篇
  4篇
中国医学   398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观察碧血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预防AMI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AMI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塞模型(AMI)组、通心络胶囊组、碧血胶囊高、低剂量组、地尔硫卓组。观察药物对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峰压均值(LVSP)、左心室舒张压均值(LVDP)、左心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开始收缩至达到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时间(t-dp/dtmax)、心律失常、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结果:大鼠AMI后,HR、mlVSP、±dp/dtmax明显降低,LVDP,AST明显升高(P<0.05),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呈逐渐恢复的趋势。与AMI组相比,碧血胶囊高(968mg/kg,结扎后120分钟)、低剂量组(484mg/kg,结扎时)可显著提高LVSP,碧血胶囊高(结扎时及结扎后120分钟时)、低剂量组(结扎后30分钟)可显著提高+dp/dtmax,碧血胶囊高(结扎时及结扎后30、120分钟时)可显著提高-dp/dtmax(P<0.05),同时碧血胶囊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ST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P<0.05)。结论:碧血胶囊能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后心功能的下降和降低血清AST含量,对AMI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心肌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生物芯片技术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对各种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它将为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3.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籽原花青素(GSPC)对糖基化终产物(AGE)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糖孵育法制备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BSA组)、损伤组(AGE组)、损伤加入GSPC低、中、高浓度组。将200mg/L AGE作用于不同浓度GSPC培养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h,以细胞生存活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为检测指标。结果:200mg/L AGE抑制HUVEC生存活力,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为正常组的90.53%,GSPC预孵育组细胞生存活力逐渐增加,分别为正常组的0.95、1.12、1.23倍;AGE组vWF生成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SPC预孵育组可显著降低增高的vWF水平,NO生成量显著高于AGE组(P<0.01), 100mg/L GSPC预处理组NO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AGE会损伤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的生存活力,减少NO的生成。GSPC可抑制AGE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且可抑制AGE减少NO生成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提示GSPC保护内皮细胞免受AGE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NO生成量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有消化道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Hp感染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抗Hp治疗,观察组加用硫酸亚铁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2组血清生化指标、缺铁性贫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2 眼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 P R K 治疗, 并连续随访两年以上。术前残余球镜屈光度- 375±132 D,残余柱镜屈光度- 236±125 D, 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果: 术后 6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2±024 D, 柱镜屈光度- 078±052 D, 裸眼视力≥10 者46 眼 (8846% ), 术后 24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7±042 D, 柱镜屈光度- 056±037 D, 裸眼视力≥10 者 42 眼 (8076% )。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 行以上者 3 眼 (576% ), 实际球镜矫正度与预期矫正度相差10 D 以内 50 眼 (9015% ), 柱镜相差 10 D以内51 眼 (9807% )。结论: P R K 治疗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两年随访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和安全性高, 特别在矫正残余散光方面,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脑胶质瘤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行单纯肿瘤手术切除(常规治疗组),61例行肿瘤手术切除辅助术中、术后局部间断热化疗(综合治疗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综合治疗组平均生存(35.35±4.35)个月,常规治疗组平均生存(8.65±3.25)个月,综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生存年限显著延长(P<0.01),而并发症并未增加.CT扫描可观察到残留肿瘤逐渐变小、液化、消融.结论 脑胶质瘤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肿瘤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其应用历史、相关基础知识、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市场现状等相关资料。方法重点介绍鼻用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物和抗白三烯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二线药物主要包括抗白三烯药物、抗变态反应药物、细胞因子调节剂、炎性介质拮抗剂及基因治疗等。鼻用皮质类固醇已有三十余年的应用历史,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抗组胺药物和抗白三烯药物也有各自的药理学特点和临床适用范围。结论随着对包括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新型药物不断投入临床应用,加上传统药物的更新换代,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而治疗的副作用减少,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8.
超声微泡携基因治疗肝脏疾病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通过空化效应有效促进外源基因在目的组织中的转染,可通过抑制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或抑制其信号通路而进行基因治疗,使基因治疗各类肝脏疾病逐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就超声微泡携基因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王庆伟  王华松  丁然  丰瑞兵 《骨科》2018,9(1):56-60
摘要 [目的]实验研究太赫兹波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荷瘤小鼠活体体内恶性肿瘤组织能否显像及其特异性,并探讨太赫兹波技术在骨肉瘤肿瘤组织切除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太赫兹成像系统,进行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荷瘤小鼠活体的THz波显像,并在活体成像指导下进行瘤体切除术(实验组)与肉眼下行瘤体切除术(对照组)再次检测进行对比,术中取出组织送病理切片;将术后人成骨肉瘤MG-63荷瘤小鼠继续饲养一周后再次行THz波显像。[结果]活体人成骨肉瘤MG-63荷瘤小鼠体内瘤体组织处出现强烈吸收信号,与周围组织差异明显;术后THz波显像及病理切片均显示太赫兹波指导下行瘤体切除术比肉眼下行瘤体切除术更为彻底;继续饲养一周后对照组荷瘤小鼠原位再次复发。[结论]太赫兹波技术能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荷瘤小鼠中肿瘤组织特异性显像,且能良好指导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组织,有望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90.
夏国仁  李业海  刘庆 《安徽医药》2018,22(6):1148-1151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潜在失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在手术扩髓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 mL腔内注射;观察组则以250 mL的氨甲环酸溶液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变化以及输血情况;手术过程中的可见失血量、潜在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并在术后利用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连续3 d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需行输血,而对照组32例需要输血;观察组输血量为(228.95±60.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可见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0±17.87)mL比(156.80±10.39)mL,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潜在失血量[(794.09±234.19)mL比(1094.7±269.3)mL]和总失血量[(950.89±237.54)mL比(1249.9±270.03)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临床上使用氨甲环酸对髓内钉内固定潜在失血的临床疗效明显,显著降低患者的失血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