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谢庆玲  谭颖  甄宏  李任富  胡琼燕  唐晓燕 《临床荟萃》2008,23(18):1306-1309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打鼾和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12个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6999例3~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夜间睡眠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有效问卷6 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率32.7%,男性儿童打鼾发生率高于女性儿童(44.2%vs 28.6%,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3~5岁儿童相对较高为35.9%;打鼾儿童有较高的夜间遗尿发生率18.0%,与夜间无打鼾儿童遗尿的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岁学龄前有打鼾儿童的夜间遗尿发生率达22.5%。小学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率在睡眠打鼾儿童中占2.4%~14.7%,10岁以后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自然减少。logistic回归分析与遗尿相关的睡眠打鼾儿童相关因素中扁桃体肥大、有打鼾为危险因素(OR值=1.540,1.513,P<0.05),打鼾程度与遗尿无明显相关性。而女性和年龄增长与夜间睡眠遗尿发生呈负相关(OR值=0.665,0.768,P<0.05)。结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睡眠相关性遗尿发生有较高的报告率。对有夜间睡眠打鼾持续不愈的遗尿事件儿童应该注意除外睡眠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72.
2007年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焦作市造店村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状况,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采取访谈方式了解基本情况,采取普查方式搜索病例及收集有关信息,对重点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感染状况,运用病例一对照分析确定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造店村重点人群布病感染阳性率为6.26%(27/431).自2003年以来共有病例32例,男女之比为7:1,发病年龄以30-40岁青壮年最多,占34.38%(11/32),职业主要是饲养和屠宰,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死羔犊,牲畜内脏,肉及血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触死羔犊,宰杀,饲养为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8.28,5.85,2.96,P<0.05].结论 造店村布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牲畜没有进行检疫,免疫,病畜作为传染源扩散蔓延和长期存在,群众缺乏布病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接触死羔犊,宰条和饲养过程接触感染,导致人间布病疫情的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溶质转运蛋白家族11成员1(SLC11AI)基因单倍型与中国藏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04年6月至2005年1月选取藏族肺结核患者140例,感染MTB未发病的藏族对照139例,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SLC11A基因4种多态性[5'(GT)n、INT4、D53N和3'UTR]进行基因分型,用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与单倍型分析,以X2检验研究基因单倍型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5'(CT)9/INT4 G单倍型频率(181/280,64.8%)显著低于对照组(217/276,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26,P<0.01);病例组3['UTR TGTG/D543N G单倍型频率(215/280,76.6%)显著低于对照组(235/276,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3'UTR TGTG缺失/D543N A单倍型频率(34/280,12.0%)显著高于对照组(18/27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结论 SL11AI摹闪中5'(GT)/INT4 G、3'UTR TGTG/D543N G及其3'UTR TGTG缺失/D543N A单倍型与中国藏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4.
75.
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约占20%,成人约占8%~10%。近年来由于儿童结核预防措施的普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成人原发型肺结核更为常见。为提高对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结核科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成人原发型肺结核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常继发于严重感染、缺血缺氧性疾病、脑功能障碍等危重疾病,是临床上常见急危重症的合并症。胃肠功能障碍又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始发因素,是危重患儿病情加重或恶化的标志之一[1]。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93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儿,经临床治疗,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变和不同病程的乙型肝炎病毒致肝病病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检测,以探讨TGF-α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并对TGF-α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24例肝病病人血清TGF-α含量,同时检测了各项肝功能指标。所获数据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应用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并肝癌病人血清TGF-α浓度(-x±s)分别为(13.74±4.45)pg/ml、(12.82±5.22)pg/ml、(15.89±5.09)pg/ml、(19.40±5.93)pg/ml、(23.38±6.4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40±3.11)pg/ml(P<0.01);肝硬化(代偿期)病人血清TGF-α含量为(10.56±2.9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肝炎(轻度)病人血清TGF-α含量为(8.52±2.72)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α的检测对肝病的预后估计,尤其是对肝硬化病人合并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8.
初始T细胞分化为效应T和记忆T细胞受到多种因素调节.最近在Notch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显示它也参于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Notch信号途径可以影响T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的发育,现在关于它调节外周T细胞的分化状态也积累不少证据,Notch信号活化之后能够改变CD4+和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特点.以下着重介绍Notch信号参于调节外周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的最新资料,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所得实验结果有冲突之处,但已经提示Notch信号在T细胞外周发育中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要的是抗原递呈细胞(APC)可以通过Notch信号途径调节T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9.
近期,RNA的内源性细胞基因沉默机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在蠕虫、果蝇、鼠和人类中被发现。这个发现开辟了RNA治疗的领域并且使应用RNA为基础的基因沉默技术治疗人类疾病的发展前景更为乐观。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适用于RNA疗法的疾病。此类疾病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急需一种崭新的针对此类疾病分子病理的治疗方法。发展基因疗法特别适用于神经系统有以下原因[1](:1)与其他组织相比,脑组织表达更多的特异基因序列,因而许多遗传疾病表现为神经学表型。(2)因为血…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