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特应性皮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皮损部位,早晚各1次)和对照组(0.03%他克莫司软膏外涂皮损部位,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水平,皮损的面积、症状、体征及药品不良反应,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严重指数(EASI)、受累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BSA)和体征/瘙痒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优于0.03%他克莫司软膏,能显著改善患者皮损情况和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L 6和IL 10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沉默对机械应力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小鼠软骨细胞ATDC5分为空白组、机械应力组、Cx43 siRNA转染组、scramble siRNA转染组、机械应力+scramble组、机械应力+siCx43组。用Flexcell FX-5000系统对体外培养的ATDC5细胞加载机械应力;用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T-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细胞Cx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用Western印迹检测Bcl-2,Bax,p-JNK和JNK的蛋白表达。结果:经机械应力诱导后,ATDC5细胞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转染Cx43 siRNA显著降低细胞Cx43 mRNA和蛋白水平(均P<0.05)。在机械应力刺激下,ATDC5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凋亡增多,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降低(均P<0.05)。而Cx43沉默显著增加机械应力下ATDC5细胞活性,减少凋亡,降低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均P<0.05)。此外,Cx43 siRNA显著抑制机械应力诱导的p-JN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Cx43沉默可能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机械应力作用下小鼠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的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 TB)联合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35、IL-37]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9月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1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合性胸膜炎组)及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组),对其外周血和胸腔积液行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并检测其IL-10、IL-35、IL-37水平,分析T-SPOT. TB联合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胸腔积液T-SPOT. TB斑点数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 <0. 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的T-SPOT. TB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82%,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的24. 19%、14. 52%(P <0. 05);结核性胸膜炎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IL-10、IL-35、IL-37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 <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胸腔积液T-SPOT. TB、IL-10、IL-35和IL-37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且胸腔积液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高于外周血对应结果(P <0. 05);胸腔积液TSPOT. TB、IL-10、IL-35、IL-37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 00%、96. 77%、97. 92%、90. 91%和95. 06%,联合诊断结果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 <0. 05)。结论胸腔积液T-SPOT. TB联合胸腔积液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IL-35、IL-37)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调查2018—2019年宝鸡市私营医院孕妇传染性病原体检测情况,并评估母婴阻断服务现状。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宝鸡市私营医院4 903例孕产妇就诊信息,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记录4 903例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简称三病)检测结果及孕产妇人口学特征,并记录三病阳性孕产妇及新生儿用药情况和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 4 903例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为99.78%,未检出艾滋病阳性,梅毒和乙肝阳性率分别为0.61‰、1.86%。因艾滋病、梅毒阳性例数过少,仅对乙肝孕产妇作人口学特征分析,乙肝孕产妇年龄以21~35岁居多,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居多,职业以服务业、其他/无业居多,婚姻状况及户籍以已婚和本地居民居多,以孕期确诊为主。梅毒孕妇孕期用药率及活产新生儿用药率均为100.00%;乙肝孕妇孕期乙肝DNA定量检测率为24.2%,用药率为69.23%,多数为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仅为2.2%,活产新生儿生后24 h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率为100%。梅毒产妇有1例失访,失访率为33.33%,乙肝产妇有10例失访及1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百里醌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其诱导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Bcl-2、Bax、caspase-3、c-myc mRNA的表达水平, Wse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百里醌作用后Bcl-2、Bax、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结果显示百里醌能明显抑制BIU-87细胞增殖, 其24、48、72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38.75±0.58、34.33±1.01和32.43±0.71μmol/ L。百里醌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百里醌作用于BIU-87细胞后, Bcl-2、c-myc mRNA及Bcl-2、c-myc蛋白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 而caspase-3、Bax mRNA及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递增。结论 百里醌能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 且能诱导BIU-87细胞的凋亡, 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Bcl-2、c-myc表达水平降低及caspase-3、Bax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益气健脾润肠法,给予中药汤剂(生白术、炙黄芪、当归、茯苓、木香、陈皮、枳壳、杏仁、郁李仁、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同时联合针刺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34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0 mg,每日3次,于饭前30 min服用。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3.5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8.
39.
40.
目的 探讨前列腺周围显微神经数目分布及其基本空间结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因膀胱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和前列腺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标本进行研究。将12例新鲜全切标本前列腺组织根据自然解剖结构分为基底部、中部和尖部3部分,分别制成病理切片,应用Photoshop 7.0绘图软件以病理切片中心为中点按顺时针分成编号Ⅰ~Ⅻ的12个均等片区,再将前列腺左右两侧相对应的片区合并,成为腹侧区(Ⅻ+Ⅰ区)、腹前外侧区(Ⅱ+Ⅺ区)、前外侧区(Ⅲ+Ⅹ区)、后外侧区(Ⅳ+Ⅸ区)、背后外侧区(Ⅴ+Ⅷ区)和背侧区(Ⅵ+Ⅶ区)6个扇形区域。以前列腺包膜为界线,按照距前列腺包膜的距离2.0 mm和4.0 mm将对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组织从内到外分成A1区、 A2区、A 3区3个环形观察区。分别统计3个解剖部位、6个扇形区域及18个观察区的神经纤维数目,观察神经纤维分布特点及其空间结构。结果 全组12例标本共获得合格切片168张,最终纳入切片108张,其中前列腺基底部、中部、尖端均纳入36张切片。在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组织内共观察到17 881束神经纤维,其中基底部神经纤维9 443束(52.81%),中部6 102束(34.13%),尖部2 336(13.06%)。前列腺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神经纤维数目共5 819束(32.54%)少于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的12 062束(67.46%)。前列腺包膜外不同观察区神经纤维数目从大到小依次为A1区8 231束,A3区5 963束,A2区3 687束。在3个解剖部位、6个区域中,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前列腺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基底部、中部和尖端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6 576束(36.8%)、4 112束(23.0%)、1 374束(7.6%),其中尤其在背后外侧区域神经纤维分布最多;而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分别为2 867束(16.0%)、1 990束(11.1%)和962束(3.4%),其中尤其是腹侧区域神经纤维分布最少。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神经在不同解剖部位、区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700, P<0.01)。前列腺包膜外周围神经网三维空间分布特点:(1)后外侧、背后外侧和背侧区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多于腹侧、腹前外侧、前外侧区。(2)基底部神经纤维数目为A3区>A1区>A2区,离前列腺包膜远处数目最多;中部神经纤维数目为A1区>A2区>A3区,离前列腺包膜近处数目最多;尖端神经纤维数目下半部为A1区>A3区>A2区,上半部为A1区>A2区>A3区。结论 前列腺周围神经网络三维解剖结构:在前列腺基底部,神经纤维数目最多,绝大多数分布在前列腺背侧区,远离前列腺包膜的外层;在尖端部,神经纤维数目最少,神经纤维转向分布到腹侧区,离前列腺包膜最近的内层;中部为神经纤维逐渐移行演变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