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评估帐篷螺丝技术与常规GBR技术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来自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种植科的骨增量后延期种植患者43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帐篷螺丝技术,B组采用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采用锥形束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前牙槽嵴顶骨宽度(T1)植骨术后即刻牙槽嵴骨宽度(T2)、种植一期手术前牙槽嵴骨宽度(T3)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嵴骨宽度(T4)。结果CBCT评估显示植骨术前骨宽度T1:A组低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后即刻牙槽嵴骨宽度(T2):A组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一期手术前牙槽嵴骨宽度(T3):A组数值大于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嵴骨宽度(T4):A组数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前后平均水平向骨增量L1:A组低于B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植入术时水平骨吸收量L2:A组的骨吸收量少于B两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术后1年骨吸收量为L3:A组的骨吸收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内骨吸收(L2/L1)的百分比显示,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帐篷螺丝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且骨质在抵抗吸收方面优于传统的GBR。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26岁.因右上肢局部包块和活动受限3个月,于2010年8月入院.2010年5月始,患者右肱骨上段出现包块,伴间断疼痛和抬举受限.有口渴多饮,夜尿增多到1~2次/夜,无尿中排石及血尿.  相似文献   
33.
周炼 《海南医学》2009,20(11):65-68
目的比较交锁(Interlocked nail,ILN)和非交锁(Unlocked nail,ULN)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82例(平均年龄41.6岁)符合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非交锁钉固定组(ULN)42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2.1岁,其中女性13例,男性29例;交锁钉固定组(ILN)4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0岁,其中女性10例,男性30例。观察伤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和平均康复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ULN组手术时间、手术伤口长度显著小于ILN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平均康复时间、平均复位率、疗效、骨不连发生率及功能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损伤机制、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类型以及相关的其他治疗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交锁钉治疗中下1/3胫骨干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交锁钉则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固定并能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腓骨皮辨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特点、技巧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腓骨皮辨游离移植方法对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行一期修复。结果 术后观察2~20个月,腓骨皮辨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腓骨皮辨游离移植是修复下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5.
36.
先天性腭裂是最常见的头颈部先天畸形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儿的语音发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关腭裂修复的最佳时间临床上尚存争议,目前比较公认的时间是1岁左右,也就是在语音发育之初完成腭裂修复术。有关腭裂修复的手术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改良Langen—beck法。其优点是:费时少、创伤小;硬腭两侧近龈缘遗留的未覆盖的裸露骨面较小,可能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错 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及其颞下颌关节随生长改建的相关规律。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拍摄锥形束CT(CBCT)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52例、青少年正常对照组54例与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组患者50例,在牙尖交错位进行CBCT扫描,利用NNT viewer 5.1软件对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形态、关节窝形态与关节间隙等11项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与青少年正常对照组、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与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组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 结果与青少年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的髁突外形更小,髁突倾斜角更大,关节前间隙、关节上间隙与关节结节后斜面角度更小(P<0.001)。与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组相比,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与高度更小,关节窝深度与宽度更小(P<0.001)。 结论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组与青少年正常对照角组在髁突形态及位置、关节窝形态上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随年龄增大,骨性Ⅱ类高角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形态增大,但盘突关系及生长型稳定。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究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可溶性CD40L配体(sCD40L)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DLBCL化疗患者92例作为肿瘤组,另选体检健康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DGF-BB、...  相似文献   
39.
1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下唇溃疡10余年于2005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发现下唇渍疡,无明显不适,一直未诊治。1年前溃疡质地变硬伴疼痛,右颊部红肿,遂就诊。患者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有高血压病史,平素血压控制可;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经治疗后无后遗症状;无鼻窦炎病史。入院诊断:下唇癌合并右颌下淋巴结转移。患者入院后行右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结扎切除右侧颈内静脉。术前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40.
颊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表现为颊部一类圆形包块,质地较软,界限尚清,体位改变时其体积变化常不明显,无压痛。除临床检查外,我们常借助超声、增强CT或MRI等帮助诊断,动脉血管造影常无法显示其有明确的供血血管。此类血管瘤(血管畸形)常与咀嚼肌或颊脂垫关系密切,多为聚集成团的血管窦腔组织,有较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可以手术摘除。手术难点在于其手术切口设计以及对面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