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3篇 |
3篇 |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不同时机的游离龈移植术(FGG)增加下颌后牙区种植体周颊侧角化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下颌后牙区单牙缺失角化牙龈不足的患者(宽度为2 ~ 4 mm)共40例,将纳入的40例患者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例为实验组,其余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种植Ⅰ期手术时放置愈合基台同期行FGG。对照组种植Ⅰ期手术潜入式愈合,3个月Ⅱ期手术时放置愈合基台同期行FGG。术后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测量术前牙槽嵴顶剩余角化龈宽度,测量颊侧FGG后即刻、移植术后2个月、戴牙后即刻和戴牙后6个月的颊侧角化龈宽度,使用SPSS 20.0软件对移植物存活率、颊侧不同时间点角化龈宽度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伤口正常愈合,组织瓣均存活。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嵴顶余留角化龈宽度分别为(2.9 ± 0.3)和(3.0 ± 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分别为(4.9 ± 0.5)和(4.9 ± 0.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2,P = 0.8)。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分别为(4.2 ± 0.4)和(4.5 ± 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戴牙当天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为(3.2± 0.4)和(3.7± 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戴牙后6个月种植体颊侧龈缘中点角化龈宽度为(3.1 ± 0.4)和(3.5 ± 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7,P<0.05)。 结论当下颌后牙区剩余角化龈为2 ~ 4 mm时,FGG在种植Ⅰ期手术同期及Ⅱ期手术同期均能获得较好的增加角化龈的效果。相比于种植Ⅰ期手术同期进行FGG,Ⅱ期手术同期FGG能获得更好的颊侧角化龈的宽度,但会增加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1)。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3个月疗效,6个月后的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1、2、3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5.45%、72.72%、95.45%,对照组为1 9.04%、42.85%、85.7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各项指标、疗效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以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在国内外文献中时有报道[1 3 ] 。我科自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月行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 5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5例患者中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7~ 71岁 ;右下颌骨成骨肉瘤 1例 (T3 N0 M0 ) ,左侧嚼肌肌源性肉瘤 1例(T4 N0 M0 ) ,左下牙龈鳞癌 1例 (T3 N2 M0 ) ,右侧牙龈鳞癌术后复发 1例 (T3 N0 M0 )首次手术时已切除患侧下颌骨 ,未行修复 ,左舌下腺上皮—肌上皮癌术后复发 1例 (T3 N1M0 )。2 .手术方法 :(1)原发灶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一组颌面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及其临床效果,探讨其优缺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17例共计52处颌骨骨折行小(微)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定期复诊,根据外形、咬合关系、开口度的恢复及X光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确定临床效果。结果 15例创口一期愈合,2例创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后愈合;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接近正常,X光片检查骨折愈合良好,无骨不连接表现。结论以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临床效果可靠,可避免术后颌间结扎,较传统的复位方法(颌间结扎、钢丝拴扎固定等)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gG4相关下颌下腺炎伴局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深入探讨其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7-09—2015-08期间,诊断为IgG4相关下颌下腺炎性病变患者14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16~75岁,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IgG4相关下颌下腺炎可发生于多个年龄段,下颌下腺肿大可伴口干、眼干及泪腺肿大症状,血清IgG4分类水平3 380~21 600mg/L。增强CT表现为弥漫性肿大,均匀强化,边界清晰。病理显示小叶结构破坏,大量IgG4阳性细胞浆细胞浸润伴有淋巴滤泡形成,席纹状纤维化和闭塞性静脉炎。淋巴结病变表现为大量的淋巴滤泡伴增生活跃的生发中心。结论:IgG4相关疾病是一类病因不明的纤维化炎症性疾病,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活检确诊IgG4相关下颌下腺炎的患者,建议进行全身系统性评估,发现其他器官累及可能,以利整体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痰浊痹阻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于凭祥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痰浊痹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常规西药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及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情况[颈动脉中膜厚度(IMT)、颈内总动脉(ICA)内径、双侧颈总动脉(CCA)内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更佳,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Ⅰ、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MT、ICA内径、CCA内径均减小,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瓜蒌薤白半夏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痰浊痹阻证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血清心肌指标及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与损伤严重度评分评估颌面创伤严重度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与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FISS)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对颌面部损伤严重度评估的可靠性与敏感性。方法应用MFISS和ISS对741例颌面部创伤进行评分,根据不同骨折数目和不同骨折部位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单纯颌面部创伤和合并全身其他部位创伤的颌面部创伤组单处骨折、两处骨折与多处骨折患者ISS和MFISS平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SS对单处骨折与两处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FIS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面部、面中部和面下部创伤患者在单纯颌面部创伤组ISS和MFISS分值与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MFISS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颌面部创伤I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S面中部和面下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平均评分接近;MFIS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FISS对颌面部创伤的程度反映较ISS评分系统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飞行员的多发常见病,也是导致飞行员空中失能和医学停飞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航飞行员生理特征与年龄相关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异常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国航飞行大队男性飞行员总计683人,其中595人为汉族,年龄22~61岁;87人为外籍飞行员,年龄39~61岁。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每个人的人口学信息和生理、生化指标数据。研究人群分为大于和小于等于40岁两个年龄组,完成组间生理、生化特征比较分析。结果 (1)年龄>40岁组超重和肥胖比例数较≤40岁组明显增加(P<0.001);前者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比较P值分别<0.0001,0.0001和0.001。相反,前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后者,1.25±0.27mmol/L vs 1.19±0.33mmol/L,P=0.0005。(2)年龄>40岁中国飞行员与同龄外籍飞行员比较,前者血浆甘油三酯异常率和水平均高于后者。差异显著,分别为35.76%vs 16.09%,P=0.0005和1.42mmol/L vs 1.12mmol/L,P<0.0001。反之,外籍飞行员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国飞行员,P值分别为0.0002和<0.0001。结论超重、肥胖和高甘油三酯水平是飞行员心血管病多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减少肥胖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将是预防飞行员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