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观察血液单个核细胞(blood mononudear cells,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甘氨酸的干预影响.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T组)、休克组(S组)和对照组(C组).在复苏开始时,T组大鼠经颈静脉输入甘氨酸液0.5mL(甘氨酸浓度为100mg/kg的生理盐水);S组输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C组仅行腹腔麻醉.分别于复苏后3、6、12和24 h共4个时相点活杀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 S组大鼠复苏后3h BMCs释放HSP70、TNF-α和IL-6水平均出现升高,复苏后6h达高峰.与s组相比,T组大鼠各个时间点BMCs释放HSP70水平均明显增高,而释放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甘氨酸可促进BMCs释放HPS70、抑制BMCs释放TNF-α、IL-6,可望起到防治创伤性休克后SIRS及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脑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自2008年以来,本研究以验方任氏脑脉苏(自制中药汤剂,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13514.7)为主结合西药治疗脑出血50例获满意疗效,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内毒素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IRS组和痰热清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内毒素复制SIRS大鼠模型.制模成功后2 h,痰热清组腹腔注射痰热清注射液4.5 ml/kg.各组于实验后6 h开胸取心脏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F-κB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31.06±16.34)、(76.26±16.88)、(45.37±9.64)ng/L]比较,SIRS组大鼠NF-κB活性[(87.52±36.72)ng/L]以及TNF-α[(321.52±56.74)ng/L]和IL-1β[(136.76±19.68)ng/L]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SIRS组比较,痰热清组大鼠NF-κB活性[(49.51±20.51)ng/L]以及TNF-α[(183.46±30.64)ng/L]和IL-1β[(90.62±16.29)ng/L]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SIRS组大鼠NF-κB活性与TNF-α和IL-1β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1=0.67,r2=0.43,P均<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抑制SIRS大鼠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1999年9月~ 2006年3月救治的413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多发伤标准,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8.2.急诊手术322例次,其中6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2个以上部位的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平均住院(21.8±5.6)天.临床治愈289例(70%),致残67例(16.2%),死亡57例(13.8%).结论 诊断性胸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检查快速、简洁、敏感.病情允许的伤者可考虑头、胸、腹同时CT扫描.手术顺序应按其致命性严重程度决定,尽可能在一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处理不同部位的损伤.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CO)策略,术后均进入ICU,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以改善病人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9月至2006年6月收治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人1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腹部闭合性胰腺损伤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并发症多,如处理不当,将影响病人的预后.而CT的诊断准确率高,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病人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26.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2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行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最佳的急诊救治多发行创伤的措施.结果 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死亡率5.80%.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应在快速稳定呼吸与循环系统后,尽快进行相关必要地检查,明确诊断后经绿色通道或就地进行必要地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疗效和原理。方法 对我院17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压氧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结果 高压氧能使PaO2明显升高,保护脑功能,使机体缺氧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高压氧疗法是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R-CHOP方案)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给予6周期~8周期R-CHOP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375mg/m~2,静滴,d1;环磷酰胺750mg/m~2,iv,d1;阿霉素50mg/m~2,iv,d1;长春新碱1.4mg/m~2,iv,d1;强的松100mg/d,口服,d1-5;21天为一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1例,进展3例,客观缓解率80%。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轻度胃肠道反应,无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结论:R-CHOP方案初治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缓解率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0.
创伤后早期出现肝功能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峰  陈斌  周泽强  韩庆 《腹部外科》2005,18(5):294-295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出现继发性肝损伤的相关因素,提高对创伤的认识。方法对98例创伤病人入院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谷丙转氨酶与收缩压、血糖、ISS评分等依次进行相关分析。根据ISS评分或血糖是否正常或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c inflamm atory re-sponse syndrom e,SIRS)分组,进行肝损伤发生率的卡方检验。结果创伤早期肝损伤与血糖及ISS评分等成正相关,与收缩压、血红蛋白成负相关。严重创伤病人出现血糖升高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更易发生肝损伤。结论严重创伤常致肝功能损害,注意保护肝功能,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