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49篇 |
口腔科学 | 38篇 |
临床医学 | 233篇 |
内科学 | 117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22篇 |
特种医学 | 77篇 |
外科学 | 105篇 |
综合类 | 397篇 |
预防医学 | 194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14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46篇 |
肿瘤学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随着电脑的普,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姿势的不当,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增多的趋势,笔者在临床中通过总结,运用针刀配合中医正骨技术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电针刺复合藿香正气软胶囊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HXZQ)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分光光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自由基的变化。结果:电针刺和HXZQ可拮抗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SOD活性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明显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O水平及NOS活性的升高,与电针刺组和藿香正气软胶囊组相比,电针+藿香正气软胶囊组的变化则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刺和HXZQ可通过减轻肠缺血损伤后自由基产生,降低升高的NOS活性来发挥抗肠缺血作用;并且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之间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一种UPLC-MS/MS的分析方法,考察PEG400对肝微粒体孵育黄芩素后其代谢转化的影响,并比较其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方法:基于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分别将不同摩尔浓度(2.5,5,10,20μmol·L-1)的黄芩素于不同摩尔浓度(0,2,4,8μmol·L-1)的PEG400干预下的肝微粒体中进行37℃恒温孵育60 min,再加入含有内标(染料木素)的冰冷乙腈终止反应,以UPLC-MS/MS正离子模式监测孵育体系中黄芩素及其代谢产物的质量浓度,并根据质量浓度求算酶活性剩余百分含量及其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447~271(黄芩苷和B6G);m/z 271~172(黄芩素);m/z 271~153(内标)。结果:基于肝微粒体体外孵育结果分析,在鼠、人和犬的肝微粒体孵育后B6G的vmax与黄芩苷的vmax都存在不同,表明黄芩素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中的代谢转化存在差异;PEG400共孵育后,B6G与黄芩苷的vmax分别得到提高,表明了黄芩素的葡...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步行运动、饮水、调脂对中老年人顽固性眩晕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具有顽固性眩晕的60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每天早晚2次,循序渐进,昂首挺胸步行运动每次达半小时至1h以上,运动前后饮水,并分清晨睡醒后、晨9~10点钟、午餐前、下午3~4点钟、晚餐前、睡前等不同时间段饮水共计约1500mL左右,随天气变化增减,且饮食调控血脂等,3个月后进行随访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的中老年顽固性眩晕患者经相应治疗后总有效率达56.66%(17/30)相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0.00%(9/30),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眩晕复发率37.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3/4),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当定量的步行运动,适量地饮水、科学合理的调脂,可以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Philos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29例、4部分19例),均采用Philos钢板内固定,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肌间沟入路和经三角肌入路,手术常规不植骨,采用Constant评分系统评定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骨折患者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10.67±2.13)周,Constant平均评分(81.26±3.76)分,优良率为91.7%(44/48)。术后并发肱骨头坏死2例,1例功能差,1例尚可,未出现开放性损伤病人。结论采用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骨折固定,且使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妊娠中晚期孕妇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孕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开展维生素D检测及补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880名妊娠21~36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结果 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42.03±19.22)nmol/L,维生素D充足者仅42例(4.77%)。季节变化对维生素D水平有影响(P=0.016 4),夏季 [(44.61±23.57)nmol/L]和秋季[(43.43±19.31)nmol/L]高于春季[(39.68±16.91)nmol/L]和冬季[(39.65±13.36)nmol/L](均P<0.05)。不同孕周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 4)。不同年龄组间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3)。维生素D和孕前BMI间无相关性。结论 维生素D作为孕妇以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素,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建议积极开展维生素D检测。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及抗炎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的抗炎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水和PEG400为溶解基质,给大鼠灌胃相等剂量的黄芩苷水溶液(黄芩苷+水组)与黄芩苷PEG400溶液(黄芩苷+PEG400组),不同时间段血浆样品经处理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B6G的浓度,运用DAS 3.2.2软件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20 mL·kg-1),阿司匹林组(0.2 g·kg-1),黄芩苷/黄芩苷+PEG400高、低剂量(3.0,1.5 g·kg-1)组,连续给药7 d,建立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结果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与黄芩苷+水组相比,大鼠灌胃黄芩苷PEG400溶液后黄芩苷及B6G的血药浓度增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提高了2.36,1.97倍,药峰浓度(Cmax)分别提高了2.12,1.65倍;小鼠耳肿胀和足肿胀炎症模型结果表明,小鼠灌胃黄芩苷PEG400溶液后抗炎效果增强。此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芩苷与B6G可以与多靶点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位点结合,具有较高亲和力,且优于阳性药阿司匹林。结论 PEG400可提高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B6G的血药浓度,且抗炎效果增强,黄芩苷与B6G可以与多种炎症因子及核转录因子靶点蛋白形成较强的氢键,推测黄芩苷及B6G共同发挥了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指某段时间完全缺乏睡眠或者是未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间.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作往往会引起为数不少的人群存在睡眠剥夺;另外,一些疾病状态也会引起睡眠减少或失眠,如抑郁、焦虑、药物或酒精依赖成瘾、某些疼痛性疾病和原发性睡眠紊乱.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