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630篇
内科学   266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754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16篇
  7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及正常对照组,巨大儿组母亲血一氧化氮(NO)及脐血瘦素(leptin)的测定,研究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时母血一氧化氮(NO)与正常对照组、巨大儿组有何种差异,并分析IUGR时,母亲血NO及脐血瘦素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妊娠合并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组)、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35例巨大儿孕妇,用镉还原法测定母亲血NO,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脐带血瘦素.结果IUGR组母血NO较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显著减少(P<0.01);IUGR组脐血瘦素较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显著减少(P<0.01),IUGR时,母血NO与脐血瘦素无显著相关(r=0.308).结论IUGR时脐血瘦素和母血NO值降低,说明脐血瘦素和母血NO在IUGR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谈伟君  季晖  焦石  周敏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4):317-319,341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亚硒酸钠单独及联合作用对二氧化硅致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寻找两者的最佳剂量组合。[方法]生长良好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以5×108个/L的密度接种到25ml培养瓶中,经24h培养后加入终浓度为100mg/L的SiO2,同时分别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1.5、2.25mg/L的葡萄糖酸锌(ZnG)和终浓度分别为0.5、1.0、2.0μmol/L的亚硒酸钠(Na2SeO3)及各浓度的ZnG Na2SeO3交互组合。作用2h后收获细胞,调细胞密度为1×109个/L,通过彗星试验分别观察DNA的损伤情况。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00mg/L的SiO2)、ZnG对照组(2.25mg/L)、Na2SeO3对照组(2.0μmol/L)。联合作用时,采用L(34)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9[结果]与SiO2组比较,1.0、1.5、2.25mg/L的ZnG及0.5、1.0、2.0μmol/L的Na2SeO3均可以显著减轻SiO2致成纤维细胞DNA链的断裂作用(P<0.05);2.25mg/L的ZnG与0.5μmol/L的Na2SeO3联合作用效果最好。[结论]ZnG、Na2SeO3单独和联合作用在体外可有效减轻SiO2粉尘所致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跳骤停时应用食道心脏调搏进行救治的疗效。方法15例心脏骤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食道心脏调搏方法抢救。结果15例中救治成功13例。结论经食道心脏起搏方法简便、操作速度快、无创、无需消毒、效果良好,适用于临床紧急起搏,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社区静脉吸毒人群(IDUs)艾滋病相关行为特点及目前同伴教育的开展情况,提出建议。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某市城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和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IDUs对艾滋病知识已有相当程度了解。共用注射器情况在减少。但仍有37.1%的对象近半年内共用过注射器。90%的对象有固定的活动圈子,圈子中毒友相处时间平均约4.5年,圈子中存在“核心人物”。在和固定性伴、非固定性伴、商业性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为28.6%、53.3%、60.0%。结论:1)仅知识的增加并不足以阻止HIV在IDUs中传播;2)应更加关注HIV由IDUs经性途径向非高危人群传播的可能性;3)同伴教育的基础是IDUs“圈子”和“核心人物”的存在,但也受“圈子”和“核心人物”特点的限制。故其作用不宜高估;4)同伴教育的策略方法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55.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62例哮喘病人分 2组,喘可治组使用喘可治注射液 (4mL·次 -1,qd),对照组使用相同剂量的安慰剂;疗程共 4wk。2组病人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及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治疗后 2组日间症状评分(1. 30±s0. 20)分vs(0. 50±0. 10)分、夜间憋醒次数(1. 10±0. 20)次vs(0. 40±0. 20 )次及沙丁胺醇减少喷数(1. 40±0. 20)次vs(0. 60±0. 10 )次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 2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改善 (P<0. 01); 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治疗后 2组病人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喘可治组使Th1 /Th2细胞因子比值提高 15. 3±1. 3,对照组仅提高 9. 2±1. 0,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01)。结论 :喘可治注射液是治疗哮喘有效、安全的中药制剂,它可能是通过调整Th1 /Th2平衡发挥疗效的。  相似文献   
56.
蝙蝠葛酚性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结果: 蝙蝠葛酚性碱可显著抑制心肌缺血所致LVEDP的升高和MBP、 dp/dtmax、-dp/dtmax、CO的降低.结论: 蝙蝠葛酚性碱能改善心肌缺血时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提示蝙蝠葛酚性碱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中散乱蛋白(DVL)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33例新发ALL患儿为病例组,根据危险度将ALL患儿分为低危组(n=14)、中危组(n=5)和高危组(n=14);2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患儿初发及诱导治疗第33天时,以及对照组骨髓血各2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髓血细胞DVL1、DVL2、DVL3 mRNA表达。结果 病例组初发期DVL1、DVL2、DVL3 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缓解期DVL2 mRNA水平升高(P < 0.05)。DVL2 mRNA表达水平在病例组初发期及缓解期均高于DVL 1、DVL 3 mRNA (P < 0.05)。高、中危组DVL1、DVL2 mRNA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P < 0.05)。DVL2 mRNA表达水平在低、中、高危组均高于DVL1、DVL3 mRNA (P < 0.05)。结论 Wnt通路中DVL,尤其是DVL2的表达变化可能对儿童ALL的发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血友病A患儿合并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登记的98例血友病A患儿,其中5例合并8次ICH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1)颅内出血的发生率8. 16%,发生ICH的中位年龄是16. 5(7~37)个月,均为重型血友病,5例次(62. 5%)发生ICH前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1例ICH为首次出血,1例(20%)发生4次ICH。(3)均予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其中1例行手术治疗。(4)1次(12. 5%) ICH时是预防治疗,3次(37. 5%) ICH时抑制物阳性。(5)死亡1例,存活患儿均未留下后遗症。(6)按需治疗与预防治疗患儿发生颅内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82,P=0. 043)。(7)抑制物强度与颅内出血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 596,P=0)。结论 重型血友病、头部外伤史、按需治疗及抑制物阳性是儿童血友病发生ICH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足疗程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60.
冠心病猝死是心脏病死亡率中最常见的病因。心脏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死亡,表现为突然发病、迅速进展,多在起病1 h内死亡〔1〕。本研究对我院诊治的冠心病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旨在分析冠心病人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